2021年以來,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堅持以便民利企為出發點,以提高群眾和企業幸福指數與滿意指數為根本目的,著力在打造營商環境特色亮點上下功夫,全力推動賽罕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建立工作機制,措施更加有力
強化建章立制。賽罕區統籌協調、科學謀劃,調整成立賽罕區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并明確成員單位職能職責,建立聯動推進機制,定期召開區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區長辦公會,努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責、部門聯動、上下互動、社會參與”優化營商環境大工作格局,強化工作合力,逐一破解營商環境中遇到的痛點堵點難點,全心全意為企業排憂解難,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各項任務貫徹實施。
強化政策支撐。制定《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將優化營商環境細化分解為企業開辦、工程建設審批、稅費繳納、政務服務、政府采購、企業投資、市場監管、信用信息、知識產權、案件審理、創新創業等15項重點工作,進一步量化和細化目標任務和工作舉措,確保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更有操作性,推動工作不斷做實做細。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強化招商宣傳。充分利用門戶網站、新媒體等各類宣傳渠道,營造招商引資環境。區政府門戶網站開通優化營商環境專欄,網站開設“走進賽罕”導航欄目,通過“了解賽罕”和“印象賽罕”兩個模塊介紹賽罕區人文歷史和區域特色;“投資賽罕”模塊設置“優惠政策”“投資動態”“招商項目”及時匯總各地區營商環境政策文件和工作動態,并在“項目洽談”公開本地區對接部門、聯系人及聯系電話,方便企業咨詢。同時,積極宣傳各地各部門利企便民創新做法和先進經驗,及時在門戶網站和相關媒體發布更新政策文件和工作動態,并對出臺的政策措施進行跟進解讀,確保政策落實到位,累計發布相關信息2441條。
強化治理能力。開展“接訴即辦”改革為企業減負,為優化營商環境提檔加速。通過鄉街吹哨、部門報到,建機制、聚合力,構建多方聯動的治理體系,著力糾治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以及企業辦事“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出臺“接訴即辦”考核結果運用辦法和工作監督規定,通過末位召開現場會、整改承諾、約談主要領導,壓實工作責任。成立“接訴即辦”訴求派單專班,嚴格落實“有責必接”工作制度,提升訴求響應、辦理及運轉效率。2021年,共受理接訴即辦“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任務量97696件,全年總體響應率為98.66%。不斷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增強辦事企業和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審批改革,管理更加高效
完善辦理流程。通過政務服務中心窗口整合,把集中審批改革之前企業開辦所跑六個部門,整合到一個專區。結合自治區103項“蒙速辦·一次辦”事項,整合優化申報材料辦理事項。根據市行政審批局要求,梳理97項一次辦高頻事項,在全區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特色專區”上傳97項服務指南、流程圖,依據辦事指南一次性收齊材料,實現“前臺受理,后臺審核,并聯審批,統一出證”一次辦結。2021年共受理各類事項886823件,辦結880218件,日辦件量高達3334件,辦結率達到99.3%,居呼和浩特市9個旗縣區之首。
優化整合窗口服務。設置各部門協同辦理窗口,制定“一次辦”服務規范,已有24家政府職能部門進駐政務大廳,進一步厘清職責邊界、明確工作標準,探索實行告知承諾、容缺受理,全面推行“前臺一窗受理、后臺并聯審批、內部流轉代辦、統一窗口出件”模式。不斷健全線上、線下材料流轉和歸檔等機制,動態管理目錄清單和辦事流程。目前,我區依申請六類權力事項,已進駐本級政務大廳事項270項,進駐比例為100%。
推進政務服務人性化。政務服務中心組建專業隊伍,制定“事未辦成”投訴整改反饋制度,設置“事未辦成登記處”,設置受理郵箱、熱線電話,為企業和群眾開辟投訴受理渠道,切實幫助群眾、企業解決“想辦卻未辦成的事”。在綜合政務服務大廳設置“24小時政務服務超市”,將出入境、稅務、醫保、社保等自助服務終端納入超市,設有20臺自助設備,將高頻事項納入超市,實現24小時政務服務不打烊。
深化“四減”改革優化審批服務。“減材料”,由原來16份材料壓減至6份;“減時限”,由原來十幾天壓縮至0.5個工作日;“減費用”,免費刻章、免費開戶、免費郵寄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刻章和郵寄等費用全部由本級財政承擔;“減環節”,由原來4個環節減少為2個環節,將社保登記和印章刻制合并到企業登記環節中。2021年,新開辦市場主體17338戶,同比增長16%,新增注冊資本4015790萬元,同比減少46.1%,新增從業人數43672人,同比增長19.9%。目前,賽罕區共有存續狀態市場主體83602戶(新增16647戶),注冊資本20936061元,從業人員220781人。
立足便民利企,服務更加優化
優化企業納稅服務。探索稅收網格化管理,依托社區數據庫,稅收網格員與社區網格員對接,實現“網格+稅格”模式。從2021年1月21日起對新辦納稅人及時推廣使用Ukey開具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稅務部門已向各類市場主體免費發放稅務UKey4692套。納稅人90%以上主要涉稅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網報率98.2%。拓展自助辦稅終端功能,有效實現讓納稅人網上辦稅為主,社會化自助辦稅為輔,實體廳辦稅兜底的目標,辦稅服務窗口一律即時辦結發票領用業務。依托電子稅務局,拓展納稅人網上申請和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業務渠道,提高退稅效率,累計退稅6514戶次,退稅金額12.9億元。
提高案件審理效率。區法院設立立案大廳綠色通道,已開通人民法院律師服務平臺、中國移動微法院小程序、電子訴訟平臺三大網上立案渠道,對相關案件做到即時立案、優先審理、快速執行。深化一站式訴訟服務建設,全面推行網上立案、跨域立案服務。2021年,民事案件立案數14832件,其中網上立案6072件,網上立案率40.94%。案件類型涵蓋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兩大領域,開通訴訟費在線繳納通道,有效提升案件辦理效率。
加強企業用地保障服務。組建工作專班,加快推進項目用地預審和組件報批工作,專人跟蹤幫辦,讓企業零跑腿,全方位為項目單位及企業展示地塊現狀,方便企業進行項目用地選址。2021年共完成六個醫療綜合體、內蒙古演藝音樂廳、金盛快速路、中環產業園、蒙聯二期等18個項目土地征轉報批工作,涉及征轉報批總面積約3955畝。
提升投資便利化服務。將備案項目核準項目前置要件減為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兩項,已全部并入自治區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臺,對審批權限內的項目,將備案時限由3個工作日減至1個工作日。列入自治區的重點項目共46項,已全部開復工,開復工率100%。重點項目采取一對一保姆式服務,及時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依法保障企業合法權益,使企業能夠進得來、留得住。參加大型招商活動7次,簽約、對接項目72項,其中簽約項目62項,協議投資額約801億元,對接項目10項。
2020年,呼和浩特市對9個旗縣區及開發區開展營商環境評價,賽罕區營商環境測評綜合排名位列9個旗縣區和開發區第2名,市四區第1名,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向好。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賽罕區將繼續按照中央和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把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面做好“六穩”工作和落實強首府戰略的重要舉措,不斷推進賽罕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