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6月5日電 2023年,烏海市市場監管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切實優化營商環境,深刻認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信用監管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把信用提升行動作為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工作,積極探索創新,著力提高烏海市場主體整體信用水平,護航市場主體健康成長。
一、開展企業信用合規建設。針對信用監管領域高頻多發違法行為,以預防和避免違法行為發生為目的,編制印發了《烏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信用監管領域企業行政合規指導清單》(烏市監信字〔2023〕71號),《清單》明確企業在信用方面易發、常見的違法行為表現,標明對應的法律依據及違法責任,并針對性提出合規建議,督促企業合規經營,防范法律風險。通過出臺《清單》,企業可以“對號入座”,通過查閱、學習《清單》,快速準確判斷哪些行為可能導致信用風險,及時進行自我優化、自我監督、自我堵漏,避免因信用受損而產生不良影響和嚴重后果。同時也方便三區市場監管人員將行政合規指導融入監管、執法全領域全過程,在各項日常工作中加強對企業的行政指導。
二、開展信用培育。加強市場主體誠信教育,組織發改、農牧、經信等相關部門和三區市場監管局學習《企業質量信用分級分類準則》(DB15/T2875—2023),加大標準宣貫力度,重點對企業質量信用等級劃分限制性指標和企業質量信用等級劃分指標體系進行解讀。與發展改革委積極對接,參與制定《烏海市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規劃》(2023—2025)以信用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深入推進“信用”重點工程建設,打造“信用烏海”金字招牌。
三、探索實行“包容期”管理。持續落實烏海市市場監管局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推進包容審慎監管,針對輕微違法行為,要求三區市場監管局要綜合運用約談、建議、提醒、勸告等行政指導措施,對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且屬于首次違法的,可免于行政處罰。
四、推行事前失信警示提醒。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度年報公示工作的通知》(烏市監信字〔2023〕10號),發布《烏海市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關于做好報送2022年度年報的公告》,實行年報精細化管理,把企業分為主動申報類、引導幫扶類、重點關注類、異常清退類4個類別,堅持每周調度,動態管理,通過梳理精細化管理名單精準施策,分類指導。先后三次召開年報公示工作推進座談會,充分利用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烏海融媒體、企業年報群等媒介廣泛宣傳,及時年報并公示,避免因超期未年報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和受到處罰。截至目前,全市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發送年報提示短信5.2萬余條。2022年度應年報企業16822戶,已年報13962戶,年報率83.00%。
五、建立完善信用承諾制度。該局制定印發了《關于建立企業信用承諾制度實施意見》,要求市場主體以規范格式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違法失信經營后將按承諾接受約束和懲戒。信用承諾將納入市場主體信用記錄,接受社會監督,并作為行政監管部門對市場主體事中事后監管的參考。截至目前,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利用市場主體到大廳辦理業務,執法檢查人員到市場主體進行實地檢查時,同市場主體簽署《信用承諾書》2700余份。
六、建立信用懲戒容錯機制,制定企業因未年報相關問題列異容錯清單。對可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項目實施免申即享。即對年報公示中的聯系電話、郵政編碼、電子郵箱、公示的企業網站及從事網絡經營的網店名稱、網址與檢查情況不一致的,經提醒指導,由企業及時改正,未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年報時間截止后,企業經申請修改年報公示信息中的聯系電話、郵政編碼、電子郵箱等基礎信息;未在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經營,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聯系,且無其他違法行為,引導其采取變更住所或經營場所等方式糾正違法行為,有正當理由的;被抽查企業的年度報告中,由于疏忽大意、統計口徑不同,致使出現數據錯誤,且企業無主觀故意并及時改正,未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以上四種形式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七、規范日常行政檢查行為。編制印發了《烏海市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細則(試行)》烏海市2023年度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計劃《進一步梳理完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的通知》要求各成員單位除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反恐、保密行業等特殊行業、重點領域外,各部門開展的行政檢查事項全部納入抽查事項清單,實現抽查事項全覆蓋,并將抽查事項和抽查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2023年,在《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第一版)》的基礎上,經充分征求各部門意見基礎上,形成了《烏海市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第二版)》,抽查事項分為重點事項和一般事項。為進一步規范完善抽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人員名錄庫,制定了《烏海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兩庫”管理工作制度》,要求各部門對抽查主體實行多樣化建庫,分類建立專項子庫;將執法檢查人員按照執法資質、業務專長進行分類標注,根據執法人員的工作調動、退休、錄用實施動態調整更新。
八、探索實施柔性監管。同烏海市司法局聯合印發《實施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目錄清單(試行)》《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試行)》《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試行)》《容缺受理事項清單(試行)》,進一步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改善營商環境。
九、優化信用修復服務。編制印發了《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行政處罰信息公示、信用修復管理工作規程》《烏海市市場監管局關于優化信用修復服務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區市場監管部門要建立健全本單位信用修復工作機制,自今年5月份全面實施不見面,快速網上信用修復機制,并完成線上信用修復69家。
十、強化政策宣傳解讀。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宣傳單,公益短信等多渠道多形式宣傳信用提升行動,通過做好政策解讀,提高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和參與信用建設意識。強化與企業的溝通交流,優化營商環境,做好企業提醒服務,通過多種渠道告知企業必須要依法按時履行年報公示義務,避免因失信記錄而受到聯合懲戒,企業應珍惜和擦亮信用這塊“金字招牌”,只有信用狀況良好、無失信記錄的企業才能在各級政府獎勵、榮譽評比、政府采購、招投標等方面獲得“入場券”。截至目前,與企業溝通講解,受理企業咨詢640余次,通過企業走訪調研目前正在探索建立市場主體生存狀況跟蹤評估機制。根據市場主體類型、行業分類、存續時間等分類建立市場主體數據庫,利用年報數據、信用信息,組織開展不同類型市場主體活躍度分析評估,分析市場主體生存狀況和活躍度,評估政策實施效果。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