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7月17日電 近年來,烏海市烏達區緊緊圍繞企業和群眾切身需求,持續優化地區營商環境,先后推出“書記服務日”“區長服務日”、一站式服務等涉企幫辦代辦服務舉措,積極構建“園區事園區辦”營商服務機制,旨在為園區及周邊企業和群眾提供優質服務。今年2月,在全市率先建成首個在產業園內設立的政務服務機構并試運行——烏海高新區烏達產業園企業服務大廳,進一步建強企業服務前沿陣地,切實實現“政務服務進園區、問題難題一地解、企業辦事不出園”。
帶頭服務,努力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烏達區堅持發揮“頭雁效應”,由區委書記帶頭、各常委分工、涉企部門參與,主動下沉企業進企問需紓困解難,積極做到點對點走訪、實打實紓困,讓“親”“清”政商交往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建設促進提升。結合干部包聯、聯席會議、網格管理“三服務機制”,充分發揮領導干部帶頭作用,“零距離”了解企業群眾服務需求,及時協調并幫助解決企業疑難問題。特別是針對企業辦事遠問題,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配置行政審批事項集中辦理點,籌備建設產業園企業服務大廳,方便園區企業就近辦理涉企事項,真正做到打通聯系服務群眾和企業“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累計組織開展“書記服務日”“區長服務日”活動25期,走訪君正、東源等50余家企業,收集企業訴求35件,現場答復4件、交辦31件(目前,30項已解決,其余5項正在推進),有效助推企業做穩“基本盤”、釋放“增長量”,為企業在烏達區投資發展營造了一流營商環境。
主動作為,實現服務企業“零距離”
烏達區積極發揚“店小二”精神,在企業服務、部門協同等方面持續發力,統籌推進烏海市首個企業服務大廳建設,最大化滿足企業一站式辦事需求,努力打造企業發展溫馨港灣。投資30萬元、歷時半年建設的企業服務大廳,于2023年2月建成投用,成為烏海市首個產業園區內的服務企業幫辦代辦機構。大廳幫辦代辦服務實行專人跟蹤負責制,受理企業相關業務后,由專人幫助企業與有關部門對接溝通,全程幫辦代辦,切實解決企業“對接難、路程遠、耗時長”等問題。此外,大廳的建成還實現了涉企服務窗口前移,由“企業跑”轉變為“政府跑”,為企業提供不出園即可享受一站式、全程保姆式幫辦代辦服務。自服務大廳運行以來,已累計協調幫助31戶企業辦理基礎設施接入、排干、臨建等200余項業務。
以點帶面,持續提升服務質效
烏達區以“便捷企業辦事服務”為核心,針對試運行期間發現的新問題、意見和建議,組織召開專題工作會議,及時調整完善園區權責清單,梳理政務服務事項清單、領辦代辦事項清單、權力下放事項清單等工作,按照“有經辦窗口、有工作人員、有系統設備、有統一標識、有事項清單”的“五有”服務格局,積極推行“園區事園區辦”。于6月初率先完成全市首個產業園綜合服務中心基層醫保服務示范點建設,將18項高頻醫保服務事項下沉至服務大廳醫保專窗,由專人跟蹤負責,全程幫辦代辦,進一步強化了企業與有關部門的對接溝通,覆蓋園區企業60余家、涉及工人1萬余人,極大方便了園區職工、群眾就近辦理業務。讓企業和產業工人享受“出門即辦”的醫保服務,有效實現“服務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的工作目標。自運行以來,承辦職工醫保登記、參保服務等業務600余件,服務企業40余家,產業工人300余人。
下一步,烏達區將持續提升政務服務質效,延伸政務服務觸角,搭建政企互動平臺,逐步構建“線上服務不打烊、線下服務無死角、定制服務全覆蓋”的助企服務新體系,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展現烏達區在服務大局、服務企業中的擔當作為。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