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社會救助信息化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扎蘭屯市民政局依據《民政部關于印發<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辦法>的通知》(民發〔2021〕57號)文件精神,探索社會救助智能化管理。
補齊民生辦事服務短板 實現智能速辦
提升辦事獲得感,首要是找準需求,解決群眾所急所憂所盼。推進城鄉低保智能化辦理,是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政務服務能力的重要途徑,按照“精簡、高效、務實、便民”的原則,簡化辦事流程,快速解決群眾需求。“智能申報一體機”無紙化辦公系統、定期報告智能認證系統的推廣,實現了低保申請自助化、收入綜合認定自動化、低保審核審批無紙化。
想讓辦事快起來,關鍵要化繁為簡,壓縮辦理環節,減少辦理手續。通過“智能申報一體機”實施低保無紙化網上申請、審批,可以破解社會救助申請過程中人為因素,從申請到審核審批,低保經辦人員嚴格按照低保無紙化網上審批流程進行規范操作,按照具體辦理程序,實現社會救助辦理全程“留痕”“可追溯”,增強基層低保救助申請審批流程的透明度。通過信息化手段規范業務辦理、簡化審批流程、提供便民服務、提高工作效能,克服了依賴各種紙質材料造成的審核審批成本高、管理手段落后、人力資源浪費的問題,解決了低保管理手段落后的問題。實行智能化申請、審批,系統自動生成電子檔案,不需要再保留紙質材料。隨時可以快速查詢系統中低保對象的電子檔案材料,包括在享對象、歷史享受對象的基本情況、審核審批情況、動態管理情況、低保金支出結余情況以及可否享受低保的原因等內容。
一張小小的身份證 解決民生大問題
2021年扎蘭屯市民政局在全市7個街道辦事處12個鄉鎮正式推廣無紙化辦公系統。群眾拿著本人身份證可以直接到所在鄉鎮和辦事處通過“智能申報一體機”,直接在“智能申報一體機”上實現網上申請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智能申報一體機”將通過身份證信息自行申報、收入測算,對符合條件的人員,鄉鎮、街道會第一時間通知申請人,不符合條件的人員,鄉鎮、街道也會通知申請人什么原因不符合申報條件,“智能申報一體機”系統全程監控,申報的每個環節“內蒙古最低生活保障管理系統”都會全程監控。
扎蘭屯市向陽街道辦事處居民李某某由于患病、身患殘疾等原因導致家境十分困難,前來辦事處申請低保。為了縮短申請時限,辦事處工作人員通過李某某本人的身份證在“智能申報一體機”上為其完成了低保全流程在線申請。隨后,辦事處、居委會民政工作人員攜帶申請低保相關材料再次入戶到李某某家中開展家庭經濟狀況和剛性支出情況等家境調查,詳細了解了李某某的家庭共同生活成員、家庭收入、家庭財產、家庭支出等情況。調查核實后,按照辦理流程為其完成了審核審批。李某某說:“十分感謝辦事處和民政局的工作人員,在了解我的具體情況后,第一時間通過‘智能申報一體機’給我申報了低保,這個系統可真是方便老百姓。”
動動手指點點手機屏幕 讓您“零跑腿”
通過“智能申報一體機”開展定期報告智能認證系統,是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的一項成果。通過運用智能化技術和理念,讓數據高效跑腿,不斷提高群眾切身利益,服務群眾辦事領域“省心辦”“快速辦”,解決民生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群眾可以通過“智能申報一體機”生存認證系統中的3種模式進行認證:本人通過到鄉鎮、街道“智能申報一體機”進行自行認證;手機端下載,“定期報告APP”進行認證;對臥床不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由“社會救助協理員”到戶進行認證。目前,扎蘭屯市民政局通過“智能申報一體機”線上辦理生存認證11期,辦件總量20余萬件,高效實現“指尖辦理”。
扎蘭屯市河西街道辦事處居民王某由于突然患病去外地打工的女兒家暫住,他又使用的是老年機,在規定時間不能到現場進行生存認證,她的女兒通過手機端下載,進行了生存認證。王某通過電話對民政局表示:“這個系統真的是太好了,如果沒有這個系統,我就不能第一時間進行認證,這個系統幫了我大忙,可以不出家門就能辦理低保生存認證。”
為民服務,永無止境。提升群眾辦事獲得感,還要繼續優化辦事程序,讓智能化好用管用。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聚焦民生保障這件大事,全力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工作,切實做到真關注、真關愛、真關心,幫助困難群眾排憂解難。困難群眾的精細化管理需要智能化助力,通過深化改革,切實解決社會救助工作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加快形成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
原標題:扎蘭屯市民政局:智能化應用提升群眾辦事獲得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