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阿拉善高新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推進教育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為提升區域營商環境和吸引人才打造了良好基礎。
盛夏時節,記者來到阿拉善高新區第三幼兒園,在建構區看到孩子們正認真地搭建自己喜歡的“小世界”,有搭建小汽車的,有搭建房子的,還有搭建公主城堡的......建構區是該幼兒園創造性活動區域之一,融合了許多領域的知識技能。第三幼兒園小二班郭怡彤說:“我喜歡在建構區搭建房屋,和小朋友分享我搭的城堡。”教師張曉燕說:“我們每天下午都會進行大區域活動,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想象和意愿進行搭建,從而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
近年來,隨著高新產業加快發展,阿拉善高新區高端人才以及居民、產業工人越來越多,“入學難”成為制約園區人才引進和高質量發展的短板。為解決這一問題,阿拉善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牢固樹立教育優先理念,相繼支持新建了第二幼兒園、第三幼兒園、第二小學、第一中學等,對第一幼兒園進行升級改造,并加大民辦幼兒園補助力度,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目前,共建有5所幼兒園、2所小學、1所初中。其中,高新區第三幼兒園于2022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是全盟唯一一所具有0-6歲全周期托幼一體化的公辦幼兒園。
在新建的第二小學,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緊張地進行收尾工作,一間間教室和功能室寬敞明亮,內部裝修及設施設備已經基本到位。近年來,阿拉善高新區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打造高水平教師隊伍,全力改善辦學條件,進一步提升園區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阿拉善高新區第二小學校長郭少紅說:“我們學校可容納24個班、1028名學生,現有教師73名,今年秋季就可以從阿拉善高新區第一小學分流出來723名學生。我們的目標是創立高新區的品牌學校,辦有品質的教育。”
在教育事業發展中,阿拉善高新區在增“量”的同時,還緊抓“質”的飛躍,傾力打造“名師名校名園”工程,不斷引進優秀教育人才,打造優質教師隊伍。為進一步改善和提高教育行業整體素質,各校(園)采取導師帶徒、結對幫扶的內部培訓方式和與周邊名校建立“聯盟校園”結對教研機制,全面提升各學段師資力量水平,不斷推進高新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阿拉善高新區社會事務辦公室主任燕紅說:“高新區管委會制定了整體方案,柔性引進學科帶頭人,引進名師團隊進駐學校,通過名師團隊帶動年輕的教師。通過招聘銀齡教師、特崗教師以及‘鴻雁歸巢’,不斷補齊教師資源的短板。”
為實現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阿拉善高新區立足園區實際,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實施不分戶籍、城鄉、民族享受幼兒教育、義務教育階段相應補助政策,讓園區居民群眾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燕紅說:“今后,阿拉善高新區將不斷完善教學設施,培育優秀的師資力量,推動教育改革,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進教育公共服務均衡發展,努力讓轄區的每位孩子共享優良的教育資源。”(許有磊 趙小麗)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