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訊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信用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北京信用協會正式發布了《北京市信用服務行業發展藍皮書(2025年)》。該藍皮書系統梳理了國家及北京市信用服務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并深入剖析了本市征信、信用評級、信用保險及融資擔保四大核心業態的現狀。
北京作為我國現代信用服務業起步較早、機構聚集度高的地區,其信用服務業態齊全,近年來在政策引導、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多重驅動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已成為推動首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藍皮書顯示,北京市征信行業呈現出機構數量多、類型多元、資本結構差異大的特點。截至2024年底,全國備案的企業征信機構共154家,其中北京地區達35家,占比22.7%,位居全國首位。北京還擁有全國僅有的3家獲準從事個人征信業務機構之一。該行業累計提供各類征信產品和服務222.51億次,同比增長近7%;業務收入達89.97億元,同比增長28.67%;從業人員數量亦同比增長9%。
信用評級行業則展現出資本實力較強、業務集中度高、國際化程度高的特征。截至2024年底,北京共有12家信用評級機構完成備案,占全國備案總數的24%。國際知名評級機構如標準普爾、惠譽、益博睿等均在北京設有分支機構,提升了市場的國際化水平。該行業資產規模同比增長20.6%,業務收入超24億元,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業務占據主導,市場資源持續向大型機構集中,行業集中度不斷上升。
信用保險市場作為政策性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在北京表現出較強穩定性,并對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有力支持。該市場以國有資本為主導,同時呈現人才結構優化、技術應用創新及線上線下融合等特點。截至2024年底,北京地區共有5家機構從事信用保險業務,產品體系豐富,整體業務規模穩定,其中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和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業務增速顯著。
融資擔保市場則以其豐富多元的產品服務,有力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截至2024年底,北京地區注冊并具備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的機構共計42家。其融資擔保產品體系覆蓋多個領域,滿足多元化需求,累計服務擔保企業超70萬家,其中小微企業占比超過60%,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持。
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信用服務需求持續增長。藍皮書指出,在政策支持與技術創新的雙輪驅動下,信用服務行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北京市將充分整合并發揮政策、技術、人才等資源優勢,加大對信用服務機構的培育和支持力度,鼓勵其創新信用服務產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旨在促進信用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