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10月12日電 近年來,榮成市把解決農村孤寡、獨居、空巢老年人的用餐問題作為發展養老服務的首要任務,結合信用體系建設和農村志愿隊伍發展,創新“信用管理+志愿服務+暖心食堂”模式,著力解決農村老年人的民生實事難題。目前,全市22個鎮(街道)共建設暖心食堂514家,覆蓋全市66%的村(社區),每天可為1.52萬名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解決“一餐熱飯”難題。
創新投入方式,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
暖心食堂要建設好、運轉好,需要場地、設施、食材、人力等多方面投入,在各級地方政府“錢袋子”吃緊的形勢下,如何使民生保障不“縮水”?以服務20名老人的暖心食堂為例,食材采購按“兩葷一素一湯”標準,每人每天需5元,再加上消毒柜、桌椅板凳、各類廚房用品的購置損耗,一年運營費用約需6萬元。
為破解資金短缺的難題,榮成市做好內部挖潛和爭取扶持兩篇文章:內部挖潛,就是每家暖心食堂由村集體提供場地,對村內閑置房屋進行修葺完善;爭取扶持,就是把暖心食堂建設與農村幸福院建設掛鉤,爭取上級獎補資金。
此外,為確保每一家暖心食堂能啟動運營,榮成市成立“暖心食堂基金”,安排380萬元慈善捐款,并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充實基金池,對經濟薄弱、運行優良、服務人群多的暖心食堂運營方進行獎補。目前向社會募集資金1000多萬元,對捐贈企業及個人也給予了相應的信用激勵。
靈活配餐模式,解決“怎么運營”的問題
榮成市現有80周歲及以上農村老年人3萬余人,分散居住在826個行政村。調研發現,各村的集體經濟狀況、老年人口數量等各不相同,暖心食堂絕不能搞簡單粗放式的復制,而應根據村情“一村一策”分類提供精準扶持。因此,榮成市確定了三種模式。
村級互助模式,即由村集體提供場地、負責運營,引導村內志愿者、愛心人士為本村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運營費用由村集體經濟進行保障;集中配餐模式,則是由村集體提供場地和就餐用具、采取市場化模式,引入配餐企業、養老機構等提供送餐、配餐服務。暖心飯盒模式由村集體主辦,通過市場化運營或自建廚房配送,暖心飯盒模式主要適用于不便于集中就餐的人數比較多的村。
用好志愿隊伍,解決“誰來服務”的問題
暖心食堂要持續發展下去,除了提供必要的硬件設施外,最重要的是降低人工費用。榮成市農村的人工費用大約是每人每天80~120元,按3人一組算,僅人工費用一項每天就需要花費大約300元,這對村集體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為解決人工費用高昂問題,榮成市優化了農村信用管理辦法,對參加暖心食堂服務運營的志愿者,給予環境整治雙倍信用積分,引導更多農村志愿者參與暖心食堂服務運營。對志愿者獲得的信用積分,除了每季度在信用基金發放儀式上給予表彰外,還可以在村內的信用超市兌換日常生活用品,讓志愿者既得榮譽又得實惠。此項措施短時間內就激發了志愿者的參與熱情。目前,全市成立巧廚娘志愿服務隊500多支。同時,為加大對志愿者的激勵力度,榮成市設立200萬元新時代文明實踐專項基金,對常態化參與暖心食堂的志愿服務團隊,視情形分別給予1萬元、5000元、3000元獎勵,進一步調動起群眾的參與熱情。
健全保障機制,解決“長期運營”的問題
榮成市出臺了《農村“暖心食堂”建設指導意見》,成立了由民政局、市場監管局、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衛健委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專門負責解決暖心食堂運營過程中的難點問題,確保規范持續運行。
明確發展方向。從三種食堂運營模式看,村級互助型食堂效果最好,不僅飯菜質量高,還有效促進了基層社會治理,帶動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村級自治。有的村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展“餐前一刻鐘”活動,組織老年人看新聞、讀報紙、談體會,將文明實踐由宣傳引導變成了群眾主動參與;有的村通過志愿者和就餐老年人交流,摸排網格內的相關情況,再由網格員跟進解決、編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網等。
提前做好風險防范。為防范老年人在就餐途中摔倒受傷、在就餐過程中發生意外等風險,榮成市在暖心食堂開辦之初,就進行了多輪研究論證,并經過司法部門和專業律師研判指導,出臺了《助餐服務協議書》,明確各方安全責任,提前告知就餐老人注意防范風險,為食堂運行上了一道“安全閥”。
實行月度例會機制。在食堂開辦運營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類新情況、新問題。為了及時解決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榮成市實行月度例會制度,由市委副書記牽頭,每月組織民政、市場監管、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相關鎮(街道)召開聯席會議,由鎮(街道)提報開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再由聯席會議跟進解決,為食堂運營破堵點、解難題。自暖心食堂開辦以來,先后解決了食品安全管理、物資管理、社會捐助、志愿者健康證辦理、食堂經營許可證辦理等關鍵問題,保證了食堂規范持續運營。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