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訊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新疆阿拉爾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一座現代化設施農業示范基地正煥發勃勃生機。據悉,該基地由浙江臺州援建,新疆阿拉爾市十二團塔南鎮和新疆漢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打造,建成9座高標準設施大棚,種植面積105畝,不僅豐富當地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還帶動周邊群眾提升種植技能、促進就近就業增收。
新疆阿拉爾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高效設施農業示范基地航拍圖。卿朋 攝
近日,記者走進阿拉爾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智能溫室大棚看到,自動溫控系統將溫度精準維持在25℃,一串串色澤艷麗的小番茄掛滿藤蔓,工人們正嫻熟地采收裝箱。“這些品種引進后經過改良,糖度更高、味道更好,一上市就供不應求。”園區技術負責人阿比力提甫·艾力介紹。
智能溫室大棚里種植的小番茄掛滿藤蔓。卿朋 攝
大棚采用“智慧大棚”管理模式,集成自動溫控、智能灌溉及環境監測系統,并首創“無土基質栽培+水肥一體化”技術,水資源利用率高達90%,病蟲害防控效果超80%。
截至今年3月,園區果品銷售收入突破109萬元,小番茄、藍莓等作物深受本地消費者青睞,不少采購商爭相上門“搶單”。
在草莓種植大棚內,園區工作人員在給草莓疏果。卿朋 攝
在草莓種植區,顆粒飽滿的果實點綴在綠葉間,園區工作人員馬依努爾·伊敏一邊疏果一邊向記者介紹:“我和丈夫管理大棚,月收入加起來超過1萬元。”像馬依努爾·伊敏一樣,數十名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家庭收入大幅增加。
新疆漢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以說:“我們計劃通過倒茬輪作拓展蜜瓜種植,進一步延伸產業鏈;育苗大棚為周邊農戶提供辣椒、番茄種苗,帶動農業升級;棚間種植防風、射干等中藥材,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同時帶動更多群眾就業。”
智能溫室大棚里種植的藍莓。卿朋 攝
阿拉爾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將以示范引領為核心,依托援疆資源優勢,深化產學研用一體化。積極引進和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同時創新農業發展模式,增強科技支撐力和成果轉化效率。園區將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升級改造基礎設施,推動農業與休閑觀光、科普教育、特色采摘等業態深度融合,以促進農文旅一體化發展。
陳以說:“我們將充分利用援疆政策帶來的資源優勢,不斷優化技術路徑,為師市乃至更廣泛的地區打造一個設施農業領域的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樣板。”
阿拉爾這片“農業綠洲”,正依托科技賦能積極轉型升級,以產業振興增進民生福祉。“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動高效設施農業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擴大農業園區示范引領效應,不斷延伸產業鏈,為師市鄉村振興提供持續的動力和支持。”臺州市援疆指揮部黨委委員、副指揮長王偉峰說。(第一師融媒體中心 卿朋)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