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新疆4月10日電 春日的陽光灑在第二師三十一團三連的七彩山雞養殖基地,百余只七彩山雞毛色艷麗,在場地中相互追逐、覓食。
三十一團三連養殖的七彩山雞
“七彩山雞俗稱野雞,又稱雉雞,因其毛色七彩斑斕,故名為七彩山雞,是集肉用、觀賞和藥用于一身的珍禽,深受消費者喜愛……”三連黨支部書記趙永軒一邊投喂飼料,一邊向記者介紹。
2024年初,三十一團三連面臨經濟薄弱、產業單一的困境。如何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致富路,成了連隊“兩委”班子最關心的問題。
連隊“兩委”成員正在查看七彩山雞長勢
“當時我們考察了好幾個項目,最終決定嘗試七彩山雞養殖。”趙永軒回憶道,“這種禽類適應性強,市場前景好,我們團場林地多,適合生態放養。”
盡管缺乏經驗,但趙永軒和幾名黨員帶頭學習養殖技術,從最初的50只種苗開始試養。他們一邊摸索,一邊請教專家,逐漸掌握了孵化、育雛、疫病防治等關鍵技術。
隨著養殖技術的成熟,七彩山雞的效益逐漸顯現。山雞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在周邊市場頗受歡迎,而山雞蛋更是成了“搶手貨”。
“我們的雞蛋比普通雞蛋小,但蛋黃比例高,味道更香,很多顧客專程前來訂購。”連隊合作社社員朱高展介紹,目前,雞蛋主要通過團場電商服務站和周邊商超銷售,常常供不應求,每枚售價是普通雞蛋的2倍至3倍。
“我們計劃對養殖基地進行升級改造,搭建標準化雞舍、孵化房和育雛室,爭取明年形成‘種苗供應+生態養殖+產品加工’的完整產業鏈。”趙永軒說。
如今,三十一團三連的七彩山雞養殖已成為團場特色產業的“新名片”,不僅發展了連隊經濟,更激發了職工群眾的創業熱情。小小的七彩山雞正“孵”出一條鄉村振興的致富路。(第二師融媒體中心 馮波 王云鵬 劉春林)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