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實實在在地把職業教育搞好,要樹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線的大國工匠一批一批培養出來?!薄皹嫿毱杖谕āa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大力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绷暯娇倳浭冀K心系職業教育,不止一次提出殷切希望。
面對時代命題,內蒙古當何為?
近年來,內蒙古職業教育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以深化產教融合為重點,提升職教育人質量,拓展職教服務領域,職業教育邁入了更高質量、更具特色的發展軌道。
鑄魂育人
搭建精彩人生大舞臺
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內蒙古在全區職業院校深入實施“未來工匠”讀書行動,并將該行動作為重要鑄魂工程竭力推動,鼓勵引導全區職教師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誦讀國學,是一次心靈的盛宴;閱讀名著,讓我看到了人生百態;品讀歷史,讓我看到了命運的力量;靜讀哲學,則讓我學會了用辯證的思維看待問題?!背喾褰ㄖこ虒W校22級學生烏思禹在“未來工匠”讀書行動推進現場會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持續的閱讀不僅讓我在專業技能上獲得成長,也讓我在各類大賽中屢獲佳績,這就是書籍的滋養與閱讀的力量?!?/p>
“未來工匠”讀書行動啟動以來,自治區教育廳精心部署了“共沐書香 閱見美好”“品味書香 閱起新程”“浸潤書香 閱鑄匠心”“傳遞書香 閱享成長”4個階段主題、15項具體任務,讀書行動層層遞進、走深走實。如今,書香潤心、文化育人已成為內蒙古職業教育的特色,還受邀在全國介紹讀書行動經驗。
此外,活動育人、大賽育人也是內蒙古職業教育的重要抓手。內蒙古積極開展“技能成才,強國有我”教育活動、職教學生讀黨報、“勞模工匠進校園”等活動,其中,興安盟各中職學?!靶⌒∈褡?匠心頌中華”、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青春年少好讀書”、新巴爾虎右旗綜合高級中學“產教融合助力非遺皮雕技藝的傳承與創新”3個案例被教育部選定為全國職教領域的典范案例,向各地推介。內蒙古精心組織舉辦全區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承辦3項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選拔賽,組隊參加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自治區獲得組織獎。
產業為基
錨定服務發展主航向
職業教育要同區域發展相協調、產業布局相銜接,產業發展到哪里,職教就要布局到哪里。過去一年,內蒙古職業教育聚焦助力自治區辦好兩件大事、實現闖新路進中游目標,堅持類型定位,緊盯產業發展,提升專業服務適配度,根據產業動態調整專業布局,共撤銷316個、新增370個專業布點,服務自治區重點產業鏈專業占比達到77.7%,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實現深度融合。
自治區教育廳還聯合多部門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金融+土地+財政+信用”組合激勵措施》,突破產教融合制度瓶頸,為產教融合注入新的發展動力。6個市域產教聯合體試點盟市與產業園區深度合作,實現資源共享;11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積極拓展對外交流渠道,與行業部門、區外院校廣泛合作,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產教融合生態體系;全區2所高職院校成功入選教育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同時,出臺《內蒙古自治區職業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實施意見》,深入實施“工匠班”計劃,全區訂單班總數達909個,為企業訂單式培養技能人才3.1萬名。
此外,2024年,內蒙古新增300個中職對口升學本科招生計劃,為中職學生進一步拓寬升學渠道;嚴格規范中高職“3+2”人才培養,高效實現一體化貫通培養。配合自治區發改委開展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新增54家產教融合型企業,橫向融合深化合作領域。13所中職學校開設97個職普融通班,在培學生近萬名。職業院校主動聯合普通中小學開展職業啟蒙教育活動,覆蓋全區11.1萬名中小學生,職普融通的多元體系正在逐步構建。
質量為要
提升育人品質延內涵
以質取勝方能引領道路方向。在國家“雙高計劃”建設院校績效評價中,我區3所院校憑借出色建設成果和辦學水平,均獲評為“良好”以上等次,內蒙古職業教育在全國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有效提升。同時,扎實開展自治區“雙高雙優”計劃建設,逐年總結建設經驗成果,確?!半p高雙優”計劃持續高效推進。
精心培育方能結出累累碩果。內蒙古精心組織召開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匯報會,指導4所高職院校舉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交流活動;舉辦全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推進會,12個盟市的技能成果集中精彩亮相,區域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和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得到充分展示;培育126個職教成果入選自治區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培育項目庫。
夯實基礎方能促進改革發展。自治區加速推進職業院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截至2024年底,中職達標率達到85%,高職達標率達71%,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加強數字教學資源建設,建成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5門,自治區級專業教學資源庫51個、在線精品課程223門、一流核心課程27門。
水平提升方能激發活力動能。近年來,內蒙古舉辦全區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班主任業務能力和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比賽等多項教學教研活動,為教師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平臺。評選并推廣77個“名班主任工作室”典型案例,發揮優秀班主任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區職業院校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提升。
責任為重
彰顯職業教育新擔當
聚焦終身教育,自治區舉辦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老年教育社區教育培訓活動,全區70所職業院校榮獲自治區第二批老年教育社區教育教學點試點單位。聚焦老年人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指導職業學校開發“幫扶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全媒體課程資源并向社會發放。
聚焦鄉村振興,自治區教育廳印發了《關于開展職業培訓服務工作的通知》,2024年,全區職業院校圍繞鄉村振興累計培訓26.9萬人次,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相繼成立13個鄉村振興學院和17個工匠學院,發揮職業院校教育資源和專業優勢,開展針對性培訓和技術服務項目,為鄉村振興提供全方位、多層次智力支持。2個案例成功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振興,你我同行”典型案例短視頻。
聚焦非遺傳承,自治區教育廳指導職業院校結合學生社團和第二課堂傳承非遺,組織23所高職院校高標準舉辦非遺傳承成果展,為非遺傳承和創新提供了平臺。
聚焦學歷提升,全區嚴格開展年度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校外教學點檢查工作,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督和管理。通過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措施,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規范的學歷繼續教育服務。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內蒙古將繼續落實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理念,深入推進職業教育提質賦能工程,開展教育強區三年行動計劃改革試點。要推進職業院校提質擴優,加快推動職業本科院校建設。要優化職業教育專業布點,圍繞自治區重點產業集群和產業鏈,建立機制,全面提升職業教育與重點產業發展的適配度。要深化產教協同育人,深入實施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創建,著力形成服務北疆的產教融合項目范式。
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就業創業創新、推動中國制造和服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內蒙古職業教育意氣風發,向著更高質量、更強特色前進,努力為教育強區、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更大支撐。(本版文圖均由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提供)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