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高校畢業生就業更是穩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包頭師范學院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積極響應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號召,立足邊疆民族地區教育實際,創新實施“五個精準”就業工作體系,以系統化思維破解就業難題,用精細化服務護航學生成長,走出了一條具有師范特色、草原情懷的高質量就業育人之路,為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供了鮮活樣本。
精準謀劃 構建就業工作“一盤棋”格局
包頭師范學院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要求,始終堅持把畢業生就業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精準謀劃,嚴格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建立書記、校長“雙組長”負責制,形成黨委統籌部署、職能部門牽頭協調、二級學院主體落實、全員參與聯動的四級責任體系。通過定期召開就業工作專題推進會,建立“周調度、月通報、季分析”工作機制,構建起系統化、網格化的就業治理架構,確保就業服務效能持續提升。
精準對接 打造就業市場“全鏈條”通道
深化校地企協同育人。包頭師范學院與包頭市昆區、達茂旗等旗縣區教育局及組織部門和阿拉善盟建立人才輸送直通車機制,其中昆區一次性簽約58人。
創新“小而精”招聘模式。舉辦行業專場招聘會27場(含線上4場),參會企業涵蓋教育、文化、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領域。
實施招聘會全流程管理。建立“會前需求摸底—會中精準匹配—會后跟蹤反饋”閉環機制,確保崗位供給與求職意向有效對接,提高了畢業生求職擇業的成功率。
精準指導 實施就業分類幫扶“個性化”方案
建立畢業生就業意向動態臺賬。針對考研學生,組建博士團隊和部分專業課教師對研究生初試過線的學生開展復試專項輔導;為考公考編學生提供專屬備考空間,提供學習保障和政策輔導;組織有意愿市場性崗位就業學生參加校企雙選會,充分挖掘校友企業、行業協會資源,幫助其落實就業崗位。
創新“展演+招聘”模式,將美術類專業畢業生作品展、音樂舞蹈專業教學匯報與招聘活動融合,打造沉浸式選才場景。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選擇范圍顯著拓寬,就業選擇更加多樣,就業質量持續優化。
精準幫扶 筑牢就業困難群體“保障性”防線
建立重點群體幫扶臺賬,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等畢業生實施“一人一策”動態管理,提供個性化職業咨詢、心理疏導和崗位推薦服務,幫助他們樹立就業信心,提升就業能力。
根據學生就業意向調查結果,結合學生專業背景、層次水平、短板弱項、求職意愿等實際,針對性開展就業能力提升培訓,舉辦“宏志助航計劃”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精準推送招聘信息,確保就業困難畢業生獲得5個以上有效崗位信息。2025屆困難群體畢業生就業幫扶滿意度達100%。
精準核查 嚴把就業數據“生命線”關口
嚴格落實教育部“四不準”“三不得”要求,制定學校《2025屆畢業生就業核查工作方案》,明確就業數據核查實施細則,建立“四查”監督機制,即學院自查全覆蓋、交叉互查無死角、重點領域輪查常態化、學院隨機抽查不定時。通過學信網數據比對、用人單位回訪核實、畢業生就業狀態追蹤等方式,確保就業數據真實準確,為就業工作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通過實施“五個精準”工作體系,包頭師范學院2025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重點群體就業幫扶率、就業數據核查準確率、用人單位滿意度均達95%以上,畢業生專業相關度、職業期待吻合度較往年提升8.2個百分點。下一步,學院將持續完善精準就業服務機制,深化產教融合、校地合作,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輸送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在服務辦好“兩件大事”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記者 崔妍)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