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么輕松就搞定,真是太快了?!?月20日,在包頭市昆都侖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營業執照的市民喬女士說。并且,新華網注意到,每個辦事窗口前都有“碼上監督馬上辦”二維碼。如果市民覺得服務不滿意,只要掃描“二維碼”,就可把問題反映到紀委監委。
“二維碼是為了方便群眾反映辦事問題,提高窗口服務質效?!惫ぷ魅藛T介紹,掃描二維碼可直接進入昆都侖區紀委監委微信公眾號“清風昆都侖”舉報平臺進行意見反饋、投訴舉報。昆都侖區紀委監委對于收到的問題反饋,兩小時內進行督辦,48小時內給予答復。
包頭市昆都侖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窗口前放置的“碼上監督馬上辦”二維碼。(石毅 攝)
長期以來,“難、慢、遲、繁”問題是企業在辦事過程中的“攔路虎”,這些“攔路虎”也成了少數干部吃拿卡要的“令箭”。
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優化營商環境監督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積極探索以智慧監督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
今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優化營商環境智慧監督平臺在包頭市紀委監委上線運行。平臺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新打造了現場視頻作風監督、政務服務“碼上監督”、簽約項目線上跟進監督、重點項目精準監督的“一現場、三碼、三平臺”模式。通過“上云”“用數”“賦智”等現代科技手段,同步開展清單式監督、現場式監督、嵌入式監督、跟進式監督、點穴式監督等“五式監督”,實現對全市項目、包聯項目的全流程和關鍵節點的掌控。
“市民或者企業辦事人員通過掃描服務窗口設立的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二維碼,就可以進入到包頭市優化營商環境監督舉報平臺,向紀委監委部門舉報辦事效率、審批環節、吃拿卡要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卑^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優化營商環境智慧監督平臺共受理處置反映問題392個,已處置376個,辦結率96%,組織處理相關人員17人,督促改進工作措施4項。
“智慧監督的渠道更加多元,也更加精準高效,讓我們感受到了監督的力度。”包頭市九原區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張艷介紹,近期,九原區紀委監委將再監督崗優化升級為無人智慧監督專區,形成了“群眾監督+專責監督”全覆蓋無死角監督格局。
包頭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里,辦事群眾通過自助服務終端方便快捷地打印營業執照。(石毅 攝)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高度重視大數據應用和智慧監督,推動全區各盟市紀檢監察智慧監督“晉位升級”。7月9日,呼和浩特市紀委監委“清風青城e碼監督”平臺正式上線運行,標志著呼和浩特市全面開啟智慧監督新模式,為優化營商環境按下“快進鍵”。
據介紹,為了解決各類舉報投訴渠道多,入口查找不方便等問題,“清風青城e碼監督”平臺集成大量權威舉報投訴平臺網絡和電話入口,實現“一碼投訴”。目前,平臺已集成17個權威投訴舉報平臺入口,并且增加了發動企業和群眾廣泛參與監督的評價體系和“隨手拍”功能,讓“移動監督”更接地氣,實現動態化、全程化、常態化、可視化監督。據統計,該平臺自上線以來點擊量已超過1萬人次。
“我們將持之以恒推進智慧監督,構建政治清醒、隊伍清廉、司法清正、生態清明的‘青城四清’良好政治生態?!?月20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智慧監督現場觀摩會上,呼和浩特市紀委常務副書記、監委副主任李淑清說。
聚焦辦事拖拉、推諉失職、吃拿卡要、不作為、亂作為等各種影響破壞營商環境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內蒙古自治區紀檢監察機關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可實現異常數據預警、廉政風險防控、發現問題線索等功能,打破信息壁壘,聚攏起監督合力,開啟了護航營商環境的新階段。
“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原黨組書記、廳長白盾越權審批探礦權、收受他人財物問題……”7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官方網站再次發布通報,曝光六起損害營商環境問題典型案例。這也是2021年自治區紀委監委第七次發布這樣的通報。截至目前,自治區紀委監委累計通報曝光44起損害營商環境問題典型案例。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內蒙古自治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損害營商環境問題811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61人,組織處理194人,移送司法機關26人,累計通報損害營商環境問題典型案例116批208件,持續釋放強烈信號,倒逼作風轉變,強化責任落實。
“對于營商環境問題背后的腐敗和作風問題要一件一件查,一個一個改?!眱让晒抛灾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更要從制度上、機制上、體制上和環境上改善營商環境,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石毅)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