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內蒙古創恒光伏支架加工項目負責人趙國棟拿到了《國有建設用地出讓合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和《不動產權證書》。
5個證同時頒發,實現了交地與發證的零時差,標志著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進入“交地即交證”服務新階段。“以前辦理這些證要花很多時間,如今‘交地即交證’省掉了很多時間成本,確實減輕了負擔,切實感受到營商環境在不斷優化。”趙國棟高興地說。
樹立“店小二”服務理念,積極探索服務新模式,這是我區自然資源部門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落地的生動實踐。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按照“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采取實地察看操作案例等方式,保障重大項目快速高效落地。圍繞精簡材料、減少環節、壓縮時限等重點問題,深入礦山、深入企業、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針對發現的問題,打好用地審批“組合拳”,切實提高建設用地審批效率。
據了解,為做好重大項目用地審批工作,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對自治區政府投資5000萬以上、企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重大能源項目采取周調度機制,安排專人盯辦。通過提前介入項目前期組卷工作,窗口前移,主動服務,做好政策解讀輔導,避免走彎路做無用功,為項目落地提供了政策“直通車”。
與此同時,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對現有建設用地審批系統進行調整優化,增加自動編號、短信提醒、自動分析等功能,增強用地審批智能化水平。在現有審批系統基礎上建立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監管系統,實現了國家、自治區、盟市、旗縣4級系統互聯、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給用地審批插上科技的“翅膀”。
瞄準真問題、下足真功夫,推動主題教育見實效。目前,全區用地預審與選址、先行用地和土地征收轉用報批全部實現網上受理、網上審查、網上繳費、網上發批文。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審批時間已從10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建設用地審批時間已從12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同時,批次用地會簽處室由12個精簡至6個,單獨選址項目會簽處室由13個精簡至7個,用地審批再提速。
截至5月31日,全區2023年計劃實施政府投資5000萬元以上、企業投資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3168個,涉及用地手續辦理1772個,已取得用地手續1575個,辦結率達89%。
以學促干,積極擔當作為。自治區自然資源系統將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融會貫通到實際工作,精細化服務、高效率保障,為全區重大項目提供了堅實的土地資源要素支撐。(記者 阿妮爾)
原標題:自治區自然資源廳 為重大項目用地審批開通政策“直通車”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