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高質量發展,產業是基礎,項目是根本。土左旗旗委、旗政府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積蓄發展動能、增強發展后勁的重要抓手,堅持“項目為王、項目優先”,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緊盯經濟指標,聚焦項目推進,狠抓招商引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乘風揚帆 重點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2022年,土左旗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戰疫情、穩經濟、促發展,實現了經濟運行穩中求進、穩中有進、穩中提質。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70億元,同比增長7%,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2億元,超額完成投資約7億元,同比增長20.6%。全年共對接洽談165個項目,已簽約招商引資項目72個,協議投資總額509.2億元,其中,綠色農畜產品加工項目16個、現代物流項目6個、清潔能源項目24個、新材料及裝備制造項目10個、生物醫藥項目5個、文化旅游項目1個、總部經濟和商業運營服務類項目10個。
土左旗全力推進“雙百”工程,2022年實施重點項目102個,完成投資147.28億元,位居全市前列。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乳產業、新材料、清潔能源和現代物流四個重點產業發展動能不斷增強,項目引領作用明顯,重點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桿基地、全球領先5G工業互聯網奶粉智能制造項目、伊利智造體驗中心竣工投產,乳產業鏈實現產值108.4億元。圣釩科技二期、三期項目建成投產,中鋰新材料二期項目加快建設,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67.4億元。金山熱電二期2×66萬千瓦擴建項目成功實現并網發電,生產指標達到國際同類型機組最好水平,清潔能源產值實現17.4億元。中通物流產業園投入運營,伊順、圓通、九州通物流項目主體工程完工,年貨物吞吐量達195萬噸。伊利智能平臺和眾拓等服務平臺投入運行,年營業額實現227億元。敕勒川乳業開發區工業產值達到235億元,增速42%,創五年來最高水平。
緊盯“雙百”目標 從上到下都“熱”起來“動”起來
今年,土左旗對標全區招商引資三年行動計劃,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2023年招商引資“增量提速年”行動部署要求,結合自身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緊盯“四大產業”,重點圍繞乳產業及上下游產業、新材料和裝備制造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現代物流產業,聚力引進延鏈、補鏈、強鏈的大項目、好項目,瞄準全國500強企業、頭部企業、行業龍頭、上市公司,開展產業鏈招商、精準招商、靶向招商,手拿圖譜、手握行業領軍企業名冊,洽談引進一批有引領性、帶動性的項目。計劃全旗每月新簽約項目不少于8個,年度簽約項目100個以上,協議投資額不少于280億元,累計完成投資50億元以上;年度新引進億元項目40個以上,其中乳業開發區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0個,包括總投資額10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3個、50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2個、100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個。
為全面實現招商引資目標,土左旗實行“全員招商”制度,同時,充分發揮工商聯、第三方機構、鏈主企業作用,以商招商。一是在“鏈條招”上下功夫。立足乳產業競爭優勢,重點對接乳產業及上下游產業鏈條的頭部企業,安排專人“一對一”地談項目,全程對接聯系,推介健康谷優勢資源信息,為頭部企業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健康谷,提高項目洽談成功率做好服務。二是在“對點招”上作文章。緊盯土左旗的“四大產業”,有針對性地點對點分類對接洽談新能源產業鏈條的頭部企業,積極引進一批新能源汽車上下游關聯企業,實現從零部件到整車制造全產業鏈貫通。三是在“機構招”上求突破。進一步壓緊壓實第三方招商責任,明確工作任務,搶抓首府打造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機遇,緊盯對接洽談、協調服務、跟蹤問效三個環節,實效性對接現代物流產業的頭部企業,力爭年內物流企業達到20家,吞吐貨物量突破200萬噸。四是在“網上招”上謀發展。著力舉辦省外招商項目洽談會、推介會、“云”商會等活動,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誠邀產業鏈條關聯企業參加,促成企業間的經濟合作與資源置換,達成更多的意向性投資協議。
為確保項目“招得來、落得下、建得快、發展好”,土左旗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著項目轉,精準對接項目需求,千方百計為項目落地創造條件。緊盯手續辦理,用好“1+8”(1名旗級領導、8名職能部門專職人員)審批專班機制,充分發揮項目推進大專班、審批部門小專班作用,通過聯審聯批、容缺受理等方式,確保項目3月底手續辦結。強化項目服務,實行處級領導包聯重點項目和“政企雙向派單”機制,落實“一對一、點對點”,確保責任到人。穩定項目投資,推動新建項目早開工早入庫,續建項目早竣工早投產,年內力爭實現固定資產投資90億元以上,產值達到320億元以上。
“鏈”上發力 強化要素保障 提升服務意識
2022年,土左旗積極推進資源節約發展,高效推進“五個大起底”行動,處置待批補批手續項目163個,清繳沉淀資金1325萬元,盤活停產企業3家、“僵尸”企業5家,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323畝,任務完成率達122%,處置閑置土地3069畝,任務完成率為340%,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聚能。今年,土左旗將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研究制定產業發展政策、招商引資支持政策,設立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專項資金。結合開發區閑置資源要素大起底行動,開展閑置土地盤活、“僵尸企業”騰退專項行動。對敕勒川乳業開發區土地、指標、樓宇等資源進行全面摸底,逐一建立臺賬,結合開發區產業發展整體布局,通過回購、合作、入股、轉讓等方式,引進企業項目,有效盤活存量工業用地,強化項目落地保障。加大土地整理儲備及閑置土地盤活利用力度,年內新增建設用地不少于上一年度土地整理總數。摸清閑置物理空間底數,儲備好物理空間,以便有需要的企業及時入駐落地。學習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地區先進經驗做法,為先進制造業、互聯網應用等優質項目提供合理的市場空間。同時,將根據項目具體情況,合理滿足優質企業以投資換市場的需求。
按照《優惠政策》和《投資協議》,土左旗將對達到優惠政策條件的企業,嚴格按照兌現程序,始終堅持簽約一個項目兌現一個承諾,確保各項優惠政策快到位、準兌現,營造招商引資良好氛圍,幫助企業積極有序達產達效,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形成招商引資“洼地效應”。同時,做好“店小二”式服務保障,緊緊圍繞企業反映集中的“痛點”“堵點”和“難點”,強化溝通交流,做到靠前幫辦,構建企業向政府反映問題和政府為企業解決問題的零障礙便捷通道。
多點發力 推動營商環境向縱深優化
今年以來,土左旗創新方式方法,多點發力推動營商環境各項工作向縱深優化。
編好“一清單”,規范政務事項標準化;織好“一張網”,促進政務平臺規范化;開好“一扇窗”,開啟辦事成本節約化;做好“一次跑”,推進政務服務便民化;建立“一評價”,推進辦事流程體系化。
目前,全旗依申請六類事項涉及的25個單位341項,已全部進駐政務服務大廳,進駐率為100%。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中發布依申請六類事項890項,網辦占比由89.04%提升至96.67%,全程網辦(IV)由9.86%提升至73.96%。確定劃轉的131項行政審批事項,委托綜合窗口受理的10個單位36項委托受理事項均可在政務服務大廳綜合窗口受理。大力推動“蒙速辦·一次辦”,全旗的“蒙速辦·一次辦”事項已在自治區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公布,正在大力推進線下一次辦工作。全面落實“好差評”制度,旗本級政務服務大廳已全部實現“好差評”線上、線下全覆蓋。
土左旗新建了金川1500余平方米的旗政務服務大廳分廳,設置窗口66席,進駐12個業務單位,可辦理事項156項,派駐工作人員83人左右,預計2023年3月初開放運營;“24小時便民服務超市(專區)”已在土左旗政務服務大廳建成并投入使用,實現政務服務從8小時向“白+黑”“全天候”服務轉變。與此同時,整合設立建設項目,優化線上線下審批流程,開展全程代辦服務,實現干部多跑路、企業零跑腿;設置“幫辦代辦”專門團隊,推進審批集中化、專業化;開展了延時服務,進一步解決了企業、群眾辦事“平時沒空辦,休息時間沒處辦”的困擾,讓周末政務服務工作“不打烊”。開通線上政務服務渠道,打造線上政務服務大廳,利用新媒體App、微信訂閱號、微博、網頁網站、郵箱等多種渠道為企業、群眾服務,力爭企業、群眾不跑路、不進門,實現線上咨詢辦理。目前,土左旗正在積極與自治區、市政務服務工作對接,提前開展電子證照、電子印章應用和電子文檔歸檔工作。以自治區“一體化云平臺”為抓手,加快梳理不見面審批事項清單,明確審批部門、項目名稱、辦理要件、申請材料、辦理流程、辦理時限、收費標準和具備網上辦理的條件和要求等,向社會公布,加大全程網辦力度,加大“一事一碼”工作推廣力度和應用力度,在實現掃碼知申請要件的基礎上,大膽嘗試“兩微一端”結果“不見面”送達工作,推行快遞送達、代辦送達,讓辦事企業和群眾“零跑腿”。(記者 云靜 李海珍)
原標題:土左旗:招商“多箭齊發” 營商“多點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