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記者走進內蒙古鑫環硅能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顆粒硅項目現場,只見塔吊林立、鐵臂高擎,管道吹掃的聲音轟鳴作響,工人們頂著烈日正爭分奪秒施工作業。
“項目預計今年三季度投產,到明年二季度全面達產,可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公司常務副總指揮魏海寧告訴記者,“項目進展順利離不開區、市兩級相關部門的關心與支持,特別是工信部門,從各項合規性手續的協調辦理,到項目動工初期的疫情防控管理,再到協調外部資源及時供應,每一環節一旦出現問題,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幫我們紓困解難。”
作為協鑫科技十年磨一劍的“黑科技”硅基材料,顆粒硅是推動我國能源結構轉型以及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關鍵力量。同時,該產品作為呼和浩特地區硅材料的“新成員”,對光伏產業的延鏈補鏈作用重大。“不久的將來,項目投產將為全區新能源產業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展望未來,魏海寧信心滿滿。
自內蒙古鑫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電子級多晶硅項目落戶呼和浩特市以來,市政府給予政策支持與優惠。其間,市工信局成立工作專班,點對點為企業提供“管家式”服務。目前,項目設備安裝全面鋪開,全廠管廊實現貫通,地下管道完成85%,將于月底施工完畢,廠區道路、正式圍墻施工有序推進中,預計9月底調試設備。屆時,項目生產進入倒計時。
隨著園區入駐企業的不斷增多,市工信局及時摸排中環產業園現有企業及擬引進企業的生產需求,不斷完善供水、供電、供氣等基礎配套,優化功能布局,進一步提升園區的承載力。以精誠服務,厚植企業成長沃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市上下堅持把穩增長擺在突出位置,以培育“六大產業集群”為抓手,千方百計做大工業經濟總量。在機制建設上,建立健全自治區、市、縣縱向延伸、職能部門橫向聯動的經濟運行研判機制,建立工業經濟運行“十項清單”工作制度,聚焦強預判、穩企業、增動能,夯實工業經濟回升向好基礎。
在項目推動上,盯開工、盯進度、盯投產,實時關注項目動態,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項目快速推進提供有力保障;通過“曬成績單”“亮排行榜”,進一步壓實責任,確保項目建設全環節、全流程快速高效推進,實現重點項目“應開盡開、應投盡投”。
在企業服務上,堅持“紓困”“培優”兩手抓,通過開展“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專項行動,全力做好工業企業煤、電、油、氣、運等生產要素保障,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實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倍增計劃,完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在助企紓困方面,呼和浩特市工信局制定印發了《為工業企業解難題辦實事專項行動方案》,成功舉辦了“中小企業‘職’等你來”專場招聘活動,聯合80家中小企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2394個就業崗位;持續開展“助保貸”融資業務,上半年為57戶企業融資3.49億元,助力中小企業及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1—6月,呼和浩特市28個大類行業中有22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增長面達78.6%,其中,16個行業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六大產業集群”全部實現正增長,合計完成產值占全市工業比重87.8%,較去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小微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9%,增速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4.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民營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2%,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1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市累計創建綠色工廠12家、綠色產品8項、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4家、自治區級節水型企業5家,推動敕勒川乳業開發區創建為自治區級綠色園區;打造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3個,培育兩化融合貫標企業17家,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3家,新增標識解析企業級節點3個,標識服務量突破1300萬條;新增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記者 宋向華)
原標題:“管家式”服務為企業發展積勢蓄能 我市多舉措助園區重點項目“應開盡開應投盡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