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力擴大內需、優化結構,宏觀政策“組合拳”協同發力,政策效應持續釋放,1—2月份經濟運行平穩起步,3月份再鞏固再提升,一季度經濟運行穩中向好進中提質。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92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8億元,同比增長6.1%;第二產業增加值271億元,增長10.0%;第三產業增加值631億元,增長5.0%。
農業生產穩中有增。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和服務業五項主要經濟指標與上年同期相比,均實現全面提升,分別增長9.7%、9.7%、5.5%、7.5%和5.5%。高標準農田項目全部開工建設。2024年計劃新建高標準農田14.54萬畝,提質改造13萬畝,改良利用鹽堿地50萬畝,總投資7.41億元,截至3月底,全部開工建設。畜產品供給持續增強。一季度,全市四肉(豬牛羊禽)總產量同比增長9.3%。一季度,全市奶類總產量同比增長28.9%,奶類產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趨勢。蔬菜生產形勢良好、面積產量均實現增長。一季度,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1.3萬畝,同比增長24.6%,總產量3.0萬噸,同比增長9.4%。多項國家級項目資金獲批。清水河縣參建的旱作谷子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產業集群項目,獲批扶持資金2600萬元;和林縣盛樂鎮入選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獲批扶持資金1000萬元。
規上工業平穩回升。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6%,較1—2月份提升0.2個百分點(增加值增速排全區第4位),高于自治區(7.1%)5.5個百分點。行業增長面較高。全市28個大類中,16個同比正增長,行業增長面為57.1%。其中食品制造、電力熱力生產、石油煤炭加工和燃氣生產供應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7.1%、17.1%、20.5%和38.1%,共上拉13.2個百分點。工業企業運行穩定。全市357家規上工業企業中,127家企業實現兩位數增長。服務業增勢良好。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55.3%。從行業看,規模以上服務業10個行業門類中,1—2月份營業收入同比呈現“7增3降回落”,除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三個行業門類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外,其他行業門類全部實現增長。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占比68.7%(占比最大),同比增長22.7%,發展勢頭良好;教育門類增長速度最快,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76.9%。從企業看,全市530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中,305戶實現增長,增長面近6成,其中260戶企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投資提速增效。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3%(投資增速排全區第3位),較1—2月份提升6.2個百分點,高于全區(31.5%)7.8個百分點。在庫投資項目作用明顯。截至3月底,全市在庫投資項目973個(包含房地產),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65個,投資額占全市投資比重64.6%,拉動全市投資增長21.3個百分點,“壓艙石”作用突顯。基礎設施投資拉動強勁。一季度,增長79.4%,拉動全市投資增長29.3個百分點。主要是新機場、S43機場高速、托清綠色供電項目托克托光伏發電項目一期、海拉爾東街至海拉爾西街金海路改造提升二期項目等基礎設施大型項目持續放量,形成強有力支撐。高技術產業保持較快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占全市投資比重為20.6%,同比增長66.3%,拉動全部投資增長11.5個百分點。
市場消費活力彰顯。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1.8億元,同比增長4.1%(增速排全區第3位)。其中,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4億元,同比增長5.0%。從主要行業看,全市限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銷售額和營業額分別增長3.5%、11.8%。從需求動能看,全市限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增長45.2%,占限上商品零售額的比重達到19.1%,較上年同期提高5.3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銷售熱度不減,增長33.6%。(記者 劉麗霞)
原標題:農業生產穩中有增 規上工業平穩回升 服務業增勢良好 一季度我市經濟運行穩中向好進中提質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