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營商環境進一步,經濟發展贏先機!眼下,包頭市全市上下正在凝神聚力打造一座“包你滿意”的“移動辦事之城”。從“夯基壘臺”到“積厚成勢”,從高位推動到上下貫通,從齊抓共管到部門合力,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刀刃向內的勇氣,把市場評價作為第一評價、以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視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新招不斷,實招疊出,將優化營商環境向縱深推進。
闖關奪隘拓新局,正是揚帆搏浪時!一路走來,包頭市各部門齊心協力,對標一流,以“四辦”為畫筆,以改革為底色,聚焦企業群眾辦事中的堵點痛點難點,通過一條條舉措,一個個方案,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一幅“包你滿意”的“移動辦事之城“的工筆畫正在鹿城大地精細描摹。
中宏網內蒙古10月22日電 包頭市十三屆黨代會閉幕后,包頭市審批服務局黨組立即召開班子成員及各科室、二級單位負責人參加的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會議精神,要求全體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終保持銳意進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敢闖敢干、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做出新貢獻。在認真學習黨代會報告的基礎上,聚焦打造“包你滿意”的“審批最少、服務最好、速度最快”全國一流政務環境,重點圍繞“活力包頭”“數字包頭”工作任務要求,研究提出了貫徹落實的具體思路和工作舉措。
聚焦“少好快”,打造一流政務服務環境
強化協調調度,嚴格落實“放管服”改革調度機制,持續做好政策制定、任務分解、跟蹤督辦、服務保障、匯總分析、檢查考核,推動各部門切實落實牽頭責任和主體責任,形成各地區、部門齊抓共管、協力攻堅的工作合力。
嚴格落實行政權力動態調整機制,動態調整公布權責、備案、行政許可、中介服務、容缺受理、一窗受理、自助服務、一件事一次辦、代辦幫辦等事項清單,實現最簡最優。
深化“六減兩優”,瞄準企業群眾迫切需求,聚焦市場主體登記便利化、投資項目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等重點領域,持續推進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動、減證明、減中介、優流程、優服務,強化“一次辦、幫您辦”制度機制和隊伍建設,不斷提升企業開辦和項目投資審批便利化水平。
積極穩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會同市委編辦完成首批事項劃轉、人員轉隸、職能規范等工作,建立審批運行、審管分離新機制。
深化“大綜窗”改革,持續完善“全科無差別受理”模式,力爭“一窗”受理率達80%以上,全面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力爭在國家、自治區營商環境評價和自治區政務服務績效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
全面轉型線上,不斷提升數字化服務效能
不斷完善以網頁端“內蒙古政務服務網(包頭子門戶)”為核心,以移動端“蒙速辦APP(包頭站)”、微信公眾號和支付寶小程序為延伸,以“鹿城之窗”自助終端為補充的網辦體系。
構建泛在普惠的“一網通辦”平臺,拓展接入事項、加強業務協同、提升功能體驗,建立事項梳理、要素規范和動態更新常態化工作機制,加快各行業、各領域系統整合、數據整合、應用整合,做好國家、自治區下放數據資源的對接、承接工作,完善非稅支付、智能客服等功能,實現政務服務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跨系統、跨業務高效協同。實現基本政務服務事項全覆蓋,力爭2至3年內,9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互聯網+監管”平臺事項覆蓋率達100%,“跨省通辦”、“呼包鄂烏”通辦互辦事項覆蓋率大幅提升,讓企業群眾“高效辦成”一件事,全面完成從“線下跑”向“網上辦”的轉變、網上“可辦”向“好辦、易辦”轉變,讓政務服務的數字化發展成果更好的惠及企業群眾。推進線上線下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對現有條件下暫無法實現全程網辦的事項,通過線上預約、預審、咨詢、指導、郵寄申請材料和辦理結果等方式,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最大限度減少跑動次數。
全力打造“移動辦事之城”,本著“應接盡接”原則,重點圍繞群眾衣、食、住、行、婚育、就醫、就業、旅游、文體休閑等個人民生領域,加快推動全市各級各類手機APP、微信公眾號或微信小程序的政務服務和生活服務應用接入“蒙速辦(包頭站)”,并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引導更多社會公眾了解、下載和使用“蒙速辦”。突出掌上“能辦”,不斷拓展開發新的應用場景,最大限度簡化信息填寫、材料上傳,推出極簡申報事項,力爭2至3年內,90%以上“蒙速辦”事項實現“移動可辦”,生活服務應用覆蓋群眾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戶注冊量超200萬,占常住人口比例達85%以上,讓居民個人只登一個APP(“蒙速辦”)就能高效辦成想辦的事,讓法人只進一個入口(“蒙速辦”)就能高效辦理要辦的事,打造群眾最常用、最愛用的數字服務平臺,實現“一機在手、暢享鹿城”。
加快電子證照和簽章應用,組織各地區、各部門依托全市一體化平臺,實現更多紙質證照和電子證照同步生成、同步簽章、同步發放,更大幅度、更高效率減證明、減材料。
加強政府網站建設管理,建設基于統一信息資源庫的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實現各級各類政府網站優化融合、安全規范、數據共享、統籌管理,提升政府網站管理服務水平。
突出便捷高效,推進政務服務均等化建設
持續推進審批服務事項向大廳進駐、向線上遷移、向基層下沉,打造功能更加完備、管理更加高效、服務更加規范、智能化程度更高的“1+N+X”四級政務服務體系。
加強基層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在保證基層承接能力的前提下,通過完善軟硬件設施、下沉服務力量、延伸一體化平臺、布設自助服務一體機等方式,讓更多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就近可辦”“全市通辦”,增加多層次、高水平政務服務供給,實現基層政務服務均等化,持續提升“500米、一刻鐘”便民服務能力。
全面提升各級大廳“一站式”服務功能,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深化前中后臺協同審批、“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辦”雙休日“不打烊”“窗口無否決權”“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改革,大力推行并聯辦理、智能導辦、上門服務,不斷提升市民個人工作生活的品質化便利化水平、企業投資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升“包你滿意”品牌美譽度。
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不斷細化量化服務標準,對各級大廳的事項進駐、辦事流程、功能區劃、窗口設置等全面標準化,持續規范事項要素,修訂業務手冊、辦事指南和流程圖(表),明確審批服務事項的設定依據、實施機關、許可條件、辦理程序、審批時限和申請材料,保證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實現四級政務服務大廳規范化運行、標準化服務。
健全“立體化”考評監督機制,通過網上效能監察、現場紀律檢查、音視頻監督、不定期明察暗訪、服務回訪、問卷調查等形式,對各級大廳和窗口服務情況進行實時、細化考評監督。
進一步暢通窗口、熱線、網站、微信、郵箱等咨詢訴求渠道,全天候受理、解決企業群眾訴求。完善“好差評”評價體系,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倒逼各級部門不斷深化改革、優化服務、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