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烏海市市場監管局立足職能職責,與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從制度、服務、監管、執法四個方面入手,牢固確立監管規范和促進發展并重的指導方針,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體制機制和配套制度,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參與市場競爭的活力和創新力,積極培育有利于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良好環境和“土壤”。
一是制度有為,夯實公平競爭市場基礎。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建立烏海市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和回應機制。制定局際聯席會議制度、局際聯席會議政策措施抽查制度、公平競爭審查存量政策措施清理等制度。對烏海市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政策措施開展專項清理,今年以來,審查增量文件446件,清理存量文件22件,廢止存量文件3件,未發現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大力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建立“巴彥淖爾—烏?!⒗泼恕敝R產權跨區域保護協作機制。建立烏海市知識產權重點企業保護名錄,17家企業列入重點保護名單,6家企業列入自治區級重點企業保護名錄。深入開展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專項行動,2022年以來,共辦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2件,查辦商標侵權案件25件,罰沒款27.3萬元。
二是服務有為,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實施統一大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降低各類顯性和隱性門檻,對經營主體一視同仁。推行“極簡”審批,將經營主體7個開辦環節合并為1個,登記注冊時間壓縮至50分鐘。強化“極優”服務,全力提高事項審批效能,推行“材料齊全馬上辦、材料不全容缺辦、緊急事項24小時辦”機制,提供“幫您辦”“快遞郵寄辦”等服務,為百余戶企業免費“送證到家”,免費刻制印章3627枚,為新開辦市場主體減免費用約157萬元。加強“極惠”扶持,積極貫徹落實《自治區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三年成長計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施分型分類培育和精準幫扶。今年以來,全市各類經營主體總量達到6.15萬戶,新增經營主體同比增長8.66%,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三是監管有為,提升市場監管效能。提高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信息公開力度和政策執行的透明度,持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強化信用監管,優化信用修復服務,全面實行“清單制+責任制”管理,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全覆蓋、常態化。抽查部門從25個擴大到31個,部門聯合抽查率進一步提高,全市監管執法信息公開率達到100%。全面實施不見面,快速網上信用修復機制,電子修復率達83.2%,位居自治區首位。加快推進智慧監管,強化風控系統應用,全市3475戶經營主體入駐平臺。在全市重點餐飲單位推行“互聯網+明廚亮灶”,目前,全市84所學校、11家養老機構、1300家大中型餐飲機構全部安裝系統,實現重點領域日常監管全覆蓋。持續推進法治監管,制定印發《烏海市市場監管局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制度》《重大行政決策規定》《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規范行政執法行為。通過執法案卷評查、互查等方式,發現糾治市場監管執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今年烏海市司法局、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分別組織的“行政執法案件評查”中,烏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案卷均被評為優秀案卷。烏海市市場監管局報送的行政執法案例入選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市場監管十大優秀案例”。
四是執法有為,培育良好消費環境。堅持人民至上和問題導向,不斷加大民生重點領域監管執法力度,保障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和產品質量“三品一特”安全,努力構建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專項行動、“衣食住行”領域市場專項整治專項活動和20余項專項檢查。今年1—9月,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辦理行政處罰案件357起,涉案貨值金額56.8萬元,罰沒款金額158.6萬元。努力拓寬維權渠道,維權渠道從當面、書信、電話拓寬到互聯網,投訴舉報更加便捷。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共培育發展自治區級放心消費示范單位3家,市級放心消費示范單位48家,區級放心消費示范單位140家。加強消費維權與監管執法有機融合,今年以來,已辦理消費投訴舉報2820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364.47萬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