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區優化營商環境暨警示教育大會
區政府專題研究優化營商環境會議
公安業務辦理專區
蒙速辦窗口
建設工程項目改革專區
蒙速辦無差別受理專區
社會保障專區
環境就是生產力,服務就是競爭力。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認真落實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精神,今年以來,紅山區以營商環境提升年為契機,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3.0版”為抓手,緊緊圍繞《紅山區“窗口單位作風整頓年”行動實施方案》文件要求,狠抓作風建設,推進工作落實,知恥而后勇,知弱而圖強,矢志不渝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查不足、補短板、強弱項,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一網一門一次”改革部署和自治區政務服務“四辦”改革要求,持續深化開展“放管服”改革,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保市場主體、保就業和吸引投資的重要舉措,以更優營商環境助力紅山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應進必進筑牢“一站式”根基
規范管理,制度先行。高質量編制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指導意見》要求,紅山區主動認領自治區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發布事項,積極對接企業群眾辦理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編制形成區本級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并根據區委、區政府有關會議安排部署和主要負責同志關于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指示批示精神,分類編制政務服務事項集中進駐清單和下沉下放清單,集中進駐清單事項全部納入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下沉下放清單事項方便群眾就近辦。同時積極協調市交警支隊一大隊、自然資源分局、生態環境分局、消防救援大隊、公積金中心等駐區高頻事項垂管單位,在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置服務窗口,逐步實現企業群眾“只進一扇門、能辦所有事”。與此同時,紅山區先后印發《紅山區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管理辦法》《紅山區12345熱線工作站管理制度》等文件,明確工作流程,強化服務舉措,規范業務操作,以平均每周500件的辦理效率,完善“一站式”職能,實現全天候服務。
截至目前,區委、區政府累計召開專題會議20余次,研究政務服務優化提升事宜;區政務服務中心共計進駐單位45家(含進駐服務企業11家)、事項1577項、人員126人;14項依申請行政權力已賦權下放至各鎮街,其中涉農鎮街承接14項,城區街道承接12項。為企業群眾“一站式”辦事奠定堅實基礎。
創新模式夯實“一窗式”職能
創新思路,聚力發展。紅山區根據政務服務事項審批屬性和辦件頻次,堅持審批服務事項網上辦理“應上盡上”原則,大力推行網上申請+線上流轉+線下郵寄的方式,除企業群眾必須到現場實名登記、面部識別以及采集生物信息外,其他全部事項均開通網辦功能,推進企業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向縱深發展。強化業務協同創新,全面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無差別受理新模式。升級改造政務服務中心功能分區,打造無差別受理專區,全面實施非專網業務系統綜窗受理模式,強化人員配置和業務培訓,同步實施首席事務代表負責制,打造企業群眾辦事“一窗進出”工作閉環,助力企業群眾辦事“不出廳辦結”。針對不同辦事群體和差異化辦事需求,分專區組建代辦幫辦隊伍、設置代辦幫辦服務專窗,有效解決企業群眾表格不會填寫、系統不會操作、材料不會準備等難題。根據實際,制定實施《紅山區政務服務中心延時服務工作方案》,有效解決了“工作時間沒空辦”“休息時間沒處辦”的難題。
截至目前,區本級保留政務服務事項1577項,網上可辦事項1572項,占比99.7%;813個事項納入綜合一窗受理系統,實施無差異受理;采用1+1模式組建代辦幫辦隊伍28人,免費幫辦代辦工程建設項目、企業登記注冊等相關服務2100余次;公布延時服務事項清單62項,累計辦理延時服務件數87件。
職能整合推行“一表式”辦事
紅山區堅持一件事一次辦思維,強化表單、流程、時限等方面的整合力度。按照自治區一件事一次辦103項事項清單,結合區本級審批實際,主動認領我要開超市、我要開公司等事項97項,統籌推進表單整合、流程重塑、部門協同、并聯審批等工作,基本實現一表申請、一次提交、一窗受理、聯審聯批、一窗反饋。推行申請表單在線填寫、下載、打印,為企業群眾提供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的表單表樣服務。針對表格不會填寫、不知怎么填寫的實際問題,紅山區逐項優化審批流程,取消部門自行制定的申請表格,整合依法必要的申請表格要素,并全部上傳至自治區政務服務網,提供填表示例和填表說明,供企業群眾在線填報;是對標先進地區經驗做法,梳理編制一張身份證辦成事清單和一張身份證+一張表辦成事清單。制定印發《關于開展容缺受理事項清單梳理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梳理政務服務事項告知承諾清單的通知》,有機結合駐廳政務服務事項最新流程優化成果,梳理編制一張身份證辦成事清單和一張身份證+一張表辦成事清單,為審批服務“極簡紅山”做出了有益探索。
截至目前,97個一件事一次辦審批材料精簡35.7%、審批時限壓縮40.2%、跑動次數減少84.4%,成效顯著;區本級保留的1577個事項共涉及表格463個,已全部完成表格和表樣的上傳工作;已發布一張身份證辦成事清單99項、全程網辦事項清單813項,發布一張身份證+一張表格辦成事清單100項。
健全機制實施“一鍵式”評價
政務服務環境好不好,企業和辦事群眾最有發言權。紅山區嚴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提高政務服務水平的意見》,把企業群眾滿不滿意、獲得感強不強作為衡量服務質量的唯一標準,不斷改進和完善政務服務供給。建立健全“好差評”體制機制。紅山區研究制定《政務服務“好差評”管理辦法》《政務服務“好差評”差評整改反饋工作實施意見》,統籌實施聯合巡查、不定期抽查、定期檢查、專項督查的“好差評”新機制,同步強化結果運用,將“好差評”納入優化營商環境年度績效考核體系,以評促改,以改促優。
在改進政務服務工作中,紅山區始終堅持人人可評、事事能評、一次一評的原則,常態化與自治區、赤峰市政務服務局和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研發單位保持有效溝通,統一設備參數,明確采購計劃,公開招標投標,確保設備接得上、用得好。紅山區堅持全域評價、無死角評價理念,聚焦企業群眾反映集中、反響強烈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以及庸懶散拖、推阻繞磨、吃拿卡要等問題,將區、鎮、村三級政務服務機構和窗口服務單位所有人員的公務活動納入政務服務“好差評”評價范疇,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務服務環境。
今年以來,政務服務“窗口單位作風整頓年”行動持續發力,強化規范服務、嚴格紀律要求和規范服務用語并駕齊驅,工作開展全面推進,工作執行成效明顯,工作落實及時到位,讓企業和辦事群眾看到了變化、感到了滿意、受到了好評。截至目前,共計征集政務服務“好差評”數據142455條,其中好評142453條、差評2條,好評率99.99%,差評整改率100%。
優化流程打造“一次式”品牌
突出頂層設計,強化組織領導。紅山區成立由分管區長任組長、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專班下設綜合組、業務組、保障組、技術組等10個工作小組。工作專班實施定期調度機制,由各牽頭部門負責按領域、分行業推動國家、自治區、赤峰市優化營商環境新部署、新舉措落實落地。同時下發《關于開展集中辦公的通知》,就駐廳行政權力審批流程優化、規范及再造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提升,堅決刪減非法定、非必要的特殊程序,堅決取消部門減免自身責任、增加群眾負擔的申請材料,堅決壓縮人為可控的審批預留空間,持續推進行政權力“瘦身”行動。強化審批服務效能監督。
為持續鞏固流程優化成果,紅山區創新實施區級領導接待日制度,集中受理企業群眾辦事的難點、堵點,現場辦公、限期督辦。全面推行政務服務“碼”上監督,實現問題訴求一碼盡掃、一鍵直達、即時解決。同時,聘請30名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居民代表組成的優化營商環境體驗員,用自己的親身體驗為營商環境建言獻策。截至目前,區本級保留的政務服務事項時限壓縮85.9%、材料精簡40.2%、流程縮減20.3%,審批事項特殊程序依法合規率100%。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紅山區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全面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和優化服務的“乘法”,奮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大力培育經濟發展新生態,擦亮紅山優化營商環境名片,合力栽好梧桐樹,用心引得鳳凰來,奮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紅山建設新引擎!
原標題:闊步奮進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紅山區奮力譜寫政務服務發展環境新篇章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