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10月31日電 2023年,赤峰市在推動重點項目審批上持續發力,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為目標,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不斷推動項目審批從幫辦代辦到好辦易辦、快審快辦進階,以“優服務、強保障、拓渠道”為工作抓手,打造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新模式,開啟助企便企新篇章。
優服務,升級項目審批新體驗
一是主動服務,提前對接企業,了解堵點難點。前伸服務半徑,主動對接在庫重點項目,提供前期咨詢和指導,對疑難緊急項目召開“集中審批會”,以項目審批藍圖為藍本,對審批業務主次辦理流程、單項業務最佳準備節點、多項業務統籌推進方案現場推演,實現精準服務。二是化繁為簡,整合材料要件,形成一套表單。從立項許可到施工許可依據每個項目所涉及的行政審批事項深度梳理,運用“容缺+承諾+免證辦+在線核驗”模式精簡要件,優化流程,顆粒化申請材料,規范一次性告知單,整合材料空表樣表,形成一套表單,細化形成“零基礎操作指南”。三是全程跟辦,根據需求變動,及時排憂解難。延伸服務鏈條,充分利用內蒙古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赤峰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和內蒙古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三網深度融合優勢,從立項到出證到評價反饋,全程指導幫辦,溝通流轉,對審批過程中的新需求新難點,及時介入,疏通政企溝通渠道,發揮樞紐橋梁作用,為項目審批暢通無阻保駕護航。四是數據賦能,發揮“蒙企通”“中介超市”平臺作用。涉企審批服務部門落實主體責任和主管部門監管職能,為行業內企業提供惠企助企政策咨詢解讀,通過“蒙企通”平臺實現政策直達和答疑解惑,加強中介監管,建立《中介超市中介機構“紅黑名單”管理制度》,全力推廣“中介超市”應用,規范中介服務行為。今年以來,代辦幫辦招商引資項目97個,其他項目586個;“蒙企通”平臺入駐委辦單位408家,認證市場主體量102681家,接收訴求/建議上報341條,均已回復且辦結滿意度及好評率均為100%,接收并辦結反映問題20件,累計上傳政策2574條,推送政策通曉卡83條;梳理工改審批中介服務事項18項,入駐符合資質中介機構1063家,產生交易信息843項。
強保障,助力審批再上新臺階
一是升級專區,推動工改審批人員、事項“應進必進”。由“幫您辦”窗口逐步進階為“幫您辦”服務專區,優化區域設置,升級硬件設施,將工改涉及部門全部納入專區,堅決杜絕“前店后場”,縱深梳理“幫您辦”事項,將工改審批事項“應納盡納”,實現幫代辦事項“一張清單”全覆蓋。二是強化隊伍,選派業務專精人員,加強業務指導培訓。選派審批部門業務骨干,綜合素質過硬窗口專員,組建“幫您辦”工作專班,保證幫辦隊伍的穩定性。發揮承上啟下、督導協調作用,開展實地調研和業務指導,分組走訪12旗縣區,通過“望聞問切”交流互動,把脈工作存在的困難、現場答疑解惑、傳導旗縣區先進經驗做法,確保任務傳導到底,問題收集上來,經驗傳遞出去,并組織工改業務培訓會,規范代辦規程和系統操作。三是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管事,確保服務標準規范。從運行流轉、隊伍職責、會商聯審、跨級聯辦、監督評價、獎懲激勵等多方面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推動“幫您辦”運行標準化、規范化。目前,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設置44個“幫您辦”窗口,升級21個“幫您辦”專區,對外公布幫辦代辦事項583個,配備代辦員314人(政務服務管理部門的專職代辦員71人,其他部門兼職代辦員243人),建立機制制度102個。
拓渠道,開辟項目審批新路徑
一是創新方式,盯辦項目快審批。阿旗對重大項目成立專班,建立微信《項目前期手續辦理進度日調度工作群》,旗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親自督導,責任單位“一把手”親自匯報,每日調度匯總當天辦理情況,盯辦項目審批。二是創新服務,促進項目早開工。左旗推行在獲得土地劃撥決定并取得工程規劃許可證后,容缺辦理施工許可手續,先行土方開挖,實現項目“拿地即開工”。三是創新舉措,加快項目早落地。克旗實施分單體工程核發施工許可,在取得單體工程規劃許可證前提下,按照單體工程進行施工圖審查,核發施工許可證,單體材料齊全一套,核發一個,不影響整個項目實施進度。四是示范引領,開拓項目審批新思路。紅山區推行分階段核發施工許可證,將辦理施工許可劃分為基坑和主體兩部分,在工程建設項目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文件和具備施工條件后,即可采取“容缺辦理+告知承諾”方式,核發基坑部分施工許可證,在開展基坑部分建設同時推進后續手續辦理,工期普遍可以提前20-30天,此做法已在全市推廣復制應用。全市政務服務系統和工改審批部門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由點及面,以點帶面,凝聚合力營造項目審批高效新氛圍。
下一步,赤峰市將持續精準發力,為企業落地生根、蓬勃發展蓄能。致力打造企業專屬服務空間。發揮數字賦能作用,歸集企業信息證照數據,建立企業專屬檔案,通過數據資源共享、惠企政策直達、主動精準服務等方式,線上線下雙線聯動,打開服務企業新局面;縱深推進園區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統籌謀劃,督導落實,確保全市園區按照“十有”要求標準按時完成軟硬件建設,實現“園區事園區辦”,打造“零距離”園區服務圈。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