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2月15日電 為深入貫徹國家、自治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決策部署,通遼市在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年”的基礎上,將2023年確定為優化“營商環境爭優年”,圍繞打造四個最優環境,制定實施258項優化提升任務和72項創先爭優任務,持續破解整治營商環境突出問題,推動全市營商環境全領域、深層次大轉變,將通遼市打造成為人聚產興、近悅遠來的發展高地。
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按照國家、自治區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相關要求,圍繞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加強商事登記、深化工程項目報建審批改革、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水平、優化納稅管理、提升對外開放便利度、優化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等8項工作,制定實施93項優化提升任務和30項創先爭優任務,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更高水平推動政務服務數字化建設,全面打造有形有感有效的政務服務,提高各類市場主體對政務服務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打造優質供給的要素保障環境。聚焦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要素需求,圍繞提升水、電、氣、暖要素保障能力、強化園區用地保障、提升融資服務便利度和強化人力資源保障能力等4項工作,制定實施48項優化提升任務和17項創先爭優任務,全力做好要素保障服務工作,著力暢通要素供給渠道,推動要素基礎設施建設、要素供給與產業發展相匹配,健全要素前置、要素跟進機制等服務內容,確保要素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更好地保障項目快速落地和企業健康發展。
打造公平合理的法治監管環境。聚焦營造公平公正法治監管環境,圍繞提升市場監管效能、加強信用環境建設、提高解決商業糾紛質效、優化辦理破產程序和配套機制等4項工作,實施59項優化提升任務和14項創先爭優任務,進一步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完善市場監管領域監管規則和標準,創新監管方式,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綜合查一次”改革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讓監管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持續深化營商環境領域法治建設,把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貫徹到執法、司法、守法等各個環節,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打造更具活力的創新創業環境。聚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要向改革開放要動力,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的目標,圍繞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發展環境、加強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等3項工作,實施58項優化提升任務和11項創先爭優任務,進一步提高全市公共服務便利化水平和城鄉環境品質提升,強化創新創業載體建設,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的政策供給,集聚優質要素資源,為各類市場主體打造更具活力的創新創業環境,打造宜居宜業的高品質城市。(楊永利)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