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2月19日電 2024年,鄂爾多斯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加快建設新質生產力場景應用創新城市。蟬聯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位列中國地級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33位;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62位;中國城市新質生產力第15位,成為全區唯一入選前20名的城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可持續發展指數、活躍度均躍升至全國第三,全市創新能級實現整體躍升。
新型研發機構集群加速崛起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集群建設》入選中國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市域案例,為全區唯一入選市域案例。鄂爾多斯實驗室插層定向碳納米管的宏量制備方法及應用獲中國石化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轉化落地CO?加綠氫制綠色航煤、合成氣一步法制芳烴、年產2萬噸硅碳負極材料、百MWh級工業熱儲能項目等重大技術成果。北京大學鄂爾多斯能源研究院在北京大學27家異地科研機構考核中位列第一,成立全國首家從事地下氫氣、氦氣資源勘探開發企業,“零碳”機場、高級智慧礦山、深部煤層氣勘探等項目有力有效推進。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研究院成立深部煤制氣和碳封存聯合實驗室,三項成果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2024年度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科技型企業創新主體隊伍發展壯大
深化實施“三清零”“雙倍增”行動,新增研發投入、研發機構、科技成果“三清零”的規上工業企業50家、總數達到281家;全市科技型企業數量突破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預計達3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700家。2024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96.8億元,居全區首位,增長7.4%。新增自治區重點實驗室、企業研發中心等研發平臺58家,組建羊絨產業院士研究院、煤基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面向全球、全國成功舉辦第二屆“鄂爾多斯杯”創新創業大賽,吸引國內外500多個項目參賽,已落地企業20家。
重大科技成果加速落地
鄂爾多斯市氫能點位被納入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全年爭取國家、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56項,各類資金2.32億元,居各盟市首位。實施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50項,支持資金1.7億元。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會、“暖城人才周”發布重大科技成果12項。煤加氫氣化、千標方級方形插片式帶壓制氫、生物質制航煤等一批技術實現重大突破。萬噸級高鋁粉煤灰/煤矸石提取鋁硅氧化物及鋁硅合金項目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的烯烴項目在烏審旗投產。出臺《化工中試基地和中試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建設鄂爾多斯現代煤化工創新技術中試基地、鄂爾多斯實驗室—準格爾中試基地、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市高新區獲批自治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新增自治區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技術轉移服務機構5家。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0億元,同比增長28%,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
創新環境持續優化
強化創新投入保障,全市財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2.2%,再創新高。2023年全市R&D經費投入53.2億元,同比增長20.6%;投入強度0.91%,位列全區第二位;對全區增長貢獻率達48.9%,居全區首位。2024年兌付科技政策資金2.7億元,迭代推出“科技新政30條”2.0版,多項政策力度比肩全國先進發達城市。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重點開展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大力度、全領域下放項目管理及資金使用權限,探索科技成果轉化賦權改革、重大科研平臺高效靈活管理機制改革等,充分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打造科普新生態,深入開展各類群眾性特色科普活動,實施科普能力提升項目34個、支持資金805萬元。東勝一小獲全國科學實驗展演一等獎,市博物院選手獲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二等獎。
科技人才紛至沓來
打造北京、深圳、上海、雄安“人才科創飛地”,實現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創新資源強鏈接,累計入駐科研院所和企業56家,雙向注冊企業26家,引進高端科技人才51人。新獲批院士工作站5家,與歐陽明高院士共建新能源研究院。全年院士來訪近百次,舉辦高規格科技論壇15場。2人獲全國“杰出工程師獎”,1人入選首屆“全國科創名匠”。開展清華大學暑期化工實踐活動,構建“科技副總”和“產業教授”交流機制,首批6家企業與7名“科技副總”精準嫁接。開展企業家與科學家“握手”行動百余次,實施合作項目114項,項目投入總金額超9億元。各重點新型研發機構年內引進科研人員233名,碩博占比達95%。
下一步,鄂爾多斯市將堅持資源和創新雙輪驅動,以科技“突圍”工程為牽引,以建設新質生產力場景應用城市為支撐,以打造全國一流創新生態為目標,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人才友好型城市“雙城”共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呼包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雙區”共創,聚力推進產業創新、科技創新“兩創融合”,加快產業鏈、創新鏈“兩鏈融合”,轉化推出更多科研成果、制度成果和模式成果,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鄂爾多斯創新篇章。(王蘭英 折旭婷 沙日娜)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