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4月15日電“迎接二十大、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開展以來,鄂爾多斯市公安局認真貫徹上級要求,高位組織部署,高效研究規劃,多層細化任務,多維推進落實,切實提升工作質效,全方位推動公安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鑄魂賦能 提升認識 激發服務改革新動力
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能力是基本要求。全市公安機關堅持學習教育打頭陣并貫穿始終,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理念,進一步提升助企、護企、安企的能力和本領,以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創造公平正義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實際行動。一是理論知識領先學。通過開展集中學習、專題研討、書記講黨課等多樣化形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和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精神,形成了“黨委領學、集體研學、組織督學、夜校深學”的多元一體的教育學習模式,開展學習活動170余次,進一步激發了全體民警輔警的學習熱情。二是業務培訓分批學。依托各旗區公安黨校全部建成的基礎上,廣泛開展公安業務培訓,期間全市各級公安機關組織業務培訓班1190期,參訓民警輔警15.4萬人次,充分發揮了公安黨校的“熔爐”作用。三是以案促改深入學。在自治區公安廳推送的10個正面典型案例和10個反面典型案例基礎上,市公安局認真梳理全市公安機關中存在的一批正面反面案例,并印制成冊,在全市范圍內警示學習,警示全警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開門納諫 問計于企 推出靶向施策新舉措
知企業冷暖、懂群眾喜憂。全市公安機關持續開展“開門納諫”活動,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讓全體民警輔警走進個體戶、走進企業家、走進行業協會、走進工業園區,主動進企入戶,印發征求意見函、調查表1.3萬余份,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和企業的意見建議,建立問計于企、問需于企、問政于企“三問”清單。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機關共計召開“開門納諫”座談會、懇談會121次,征求意見399條,制定相應措施并整改落實333條,整改率83.5%,“從嚴管理共享電動車”“優化廂式貨車通行管理”“智能化解決廠區門前車流量大”等一批新舉措得到推行,受到廣大群眾點贊。對于其余未落實的各項意見,各相關專班正在持續研究中,確保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應”。
建章立制 長效常治 鞏固活動開展新成果
鄂爾多斯市公安局聚焦助企、護企、安企等關鍵環節,為企業紓困,在廣泛聽取企業和群眾需求的基礎上,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印發《鄂爾多斯市公安機關涉企財產強制措施評估工作辦法》《鄂爾多斯市公安機關進一步嚴格規范執法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十項規定》等6項規范性文件,著力消除盲點、填補空白、扎密柵欄,確保制度建設在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中不缺位、全覆蓋,通過強化剛性約束,進一步固化活動成果,推動長效常治,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為服務保障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公安智慧和力量。
精簡環節 優質高效 邁上政務服務新水平
鄂爾多斯市公安局持續深化改革,在去年《便民利民五十條新措施》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十項舉措》基礎上,制定出臺了《全市公安機關2022年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便民利企實施方案》《推進政務服務規范化便利化全面提升基礎支撐保障能力八項舉措》。市公安局將275項公安行政審批事項全部下放旗區、推行“警郵合作”“警保合作”“警企合作”等一系列改革新成效,不斷拓展“服務半徑”,延伸服務觸角,積極回應群眾便捷高效服務的新期盼。通過實施戶籍檔案電子化、身份證電子化、數據共享通用等基礎支撐保障措施,車駕管、戶籍、出入境等窗口業務辦理時限總體縮減了60%。目前,初次申領、遺失補證、延期審驗等18類“車駕管”業務實現“一證即辦”;校車牌號、出入境證件、臨時身份證等業務實現“即辦即取”;娛樂場所備案、開鎖業登記、爆破作業等20項行政審批業務實現“不見面審批”。一批快辦快結服務深受群眾好評,把群眾曾經的“煩心事”辦成“暖心事”。
主動打擊 多維聯控 構建法治營商新環境
群眾看公安,關鍵看平安。堅持大案小案齊抓、打擊防范并舉,深化完善合成作戰機制,嚴厲打擊各領域違法犯罪,全力構建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常態化開展重拳打擊。積極研判治安形勢,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以“零容忍”理念,重拳打擊各類違法犯罪。今年一季度,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持續下降、破案率穩步上升,全市社會治安形勢平穩可控。織密立體化防控網絡。采取“政府組織、公安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多元共治模式,科學統籌人防、物防、技防資源,進一步扎牢環市域、環旗區、環城區“三道防線”,不斷健全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網絡。進行專項化集中整治。組織開展“保衛黃河2022”“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等專項整治行動。以道路運輸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為抓手,狠抓道路交通隱患整治和安全風險管控,起數、死亡、受傷、損失四項指數分別下降8.95%、30.43%、5.62%、4.52%,將風險穩控在了較低水平。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