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10月11日電 眼下,正是河套地區豐收時節,田間地頭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和豐收的喜悅,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烏蘭圖克鎮新義村“紅色”種植基地,近千畝的辣椒田翻著綠波,一行行辣椒樹整齊排列,株株綴滿了紅色、綠色的椒果,密密麻麻的辣椒小巧精致,陽光下壯實而鮮亮。
“由于水源充沛、土壤肥沃,再加上可靠的供電保障,我們種出的辣椒香味濃、辣味足,受到了全國各地食客的追捧。”說到今年的收成,內蒙古榕爾紅農業公司董事長王玉榕難掩滿臉喜悅,“以前種地靠天,現在種地全靠電,這么好的長勢,可多虧了電力部門的幫助和支持。”王玉榕一臉笑意迎著上門服務的巴彥淖爾電業局農墾供電分局黨員服務隊隊員。辣椒產業園種植基地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用電能不能滿足灌溉的需求,辣椒雖然掛果能力強,可根系不發達,需要“小水勤澆”,每年春種過后就是夏澆灌溉高峰期,也是辣椒種植移苗保苗的關鍵期,由于今年較往年降水量較少,辣椒只能靠機井滴灌。為了保障辣椒灌溉期安全穩定用電,該局黨員服務隊積極行動,深入田間地頭,對灌溉設施及低壓線路進行隱患排查,為10余處機井設備“上門體檢”,消除安全隱患4處,第一時間保障了辣椒地灌溉。黨員服務隊還針對辣椒灌溉面積大、機井抽水用電周期長的特點,主動為農戶量身定制用電方案,滿足灌溉用電的同時,引導農戶安全、科學用電。
強大的產業發展背后離不開強大的電力供應保障,十三五期間,巴彥淖爾電業局傾情助力農業產業發展,依托國家惠農政策和農網改造工程,累計完成7個旗、縣(區)5000余眼機井電網改造和通電工作,受益農田達106.6942萬畝,著力解決了農村電網供電“卡脖子”、低電壓等陳舊問題。今年以來,該局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行動,積極做好電力“先行官”,投資4.19億元進行農網升級改造,最大程度緩解農牧區用電緊張局面,農民灌溉也從之前的大水漫灌、渠道輸水改良成現在的固定式噴灌、移動式噴灌和滴灌,優質的電能正改變著農民的生產生活,助力他們從原始的手工化作業向機械化、智能化邁進。同時,在做好電網升級改造的基礎上,該局以供電所為單位,組建黨員服務小分隊活躍在田間地頭,依托“網格化”供電服務模式,開展播種、澆灌、收獲、儲藏的“一站式”電力服務。
在巴彥淖爾市,像這樣的朝天椒種植基地有5萬畝左右,基本都是訂單種植,種植大戶們從“靠天吃飯”到“精準滴灌”,從追求數量到打造品質,在源源不斷地電能支持下,河套地區種出了一朵朵絢麗的“幸福之花”。(王玨 王馨偉)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