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3月15日電 自“迎接二十大、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開展以來,化德縣人民法院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堅持將便民利企作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多舉措全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切實為企業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近日,化德縣人民法院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調研和“送法進企業”等活動,深入征求和聽取企業對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為著力解決企業在司法活動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助力企業健康發展出實招、求實效,化德縣人民法院推出十二項便民利企具體舉措。
一、為涉訴企業開通“綠色服務通道”,實行“優先立案、優先送達、優先保全、優先調解、優先審理、優先執行”,加快辦案節奏,提高司法效率,減輕企業訴累。
二、持續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充分運用12368訴訟服務熱線、訴訟服務網、移動微法院、人民法院調解等平臺,為涉訴企業提供網上立案、跨域立案、在線調解等方便快捷的線上司法服務,確保涉企訴訟高質高效辦理。
三、堅持源頭防范,主動深入企業,特別是受常態化疫情影響較大的生產銷售、餐飲酒店、房屋租賃等企業,指導參與摸排化解矛盾糾紛,定期上門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引導企業事先預防、提前排查,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避免形成訴訟案件。
四、建立涉訴企業糾紛審判團隊,采取歸口管理、集中研判,在依法保障企業合法權益方面統一法院裁判尺度,提高案件質量、效率和效果。
五、成立速裁團隊,全面激活小額訴訟程序和簡易程序的效能,推進關聯案并審、要素式庭審、示范性訴訟等機制創新,為企業提供更加多元、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訴訟解紛途徑。
六、對于涉及企業的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民事案件,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在保障當事人陳述權利的前提下,以簡便方式傳喚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審理案件。
七、充分發揮多元解紛機制作用,加大訴前調解力度,運用“訴前調解+司法確認”工作模式,在明辨是非、區分責任、分析利弊的基礎上,努力促使企業通過協調方式解決糾紛。在涉企金融借貸糾紛案件中,盡量協調促使金融機構采取分期付款等方式“放水養魚”。
八、強化執行期限管理,提升執行效率。深入推進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利用分段集約模式,嚴格按照案件辦理各個環節的期限要求,必須在法定期限內完成各節點工作,切實保障涉訴企業合法權益。
九、審慎凍結企業的銀行基本賬戶,對企業確定用于發放工資的賬戶原則上不予凍結。對企業生產設備、成品和半成品等一般采取“活封”方式,允許企業使用、銷售,對銷售所得予以凍結。對明確用于疫情防控的資金和物資,不得查封、凍結、扣押、劃撥。
十、依法準確適用限制消費、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執行措施,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在適用措施前可合理設置一定寬限期,督促被執行人履行義務。同時,對已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企業,應及時解除相應強制措施。
十一、對暫時出現資金周轉困難、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企業,一般不應認定該企業具備破產原因,債權人申請破產的,依法不予受理。對具備重整、和解條件的企業,積極引導當事人重整、和解。
十二、結合大討論活動,梳理排查辦理涉企案件中企業法律隱患,并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加強與企業及工商聯、商會的溝通,實時掌握企業司法服務需求,快速交辦督辦,及時辦結反饋。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