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內蒙古8月16日電 興安盟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立足平臺服務職能,把解決市場主體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作為辦實事、開新局重要抓手,做足“加減法”,答好“履職卷”,不斷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效,推動營商發展環境持續改善。
“加法”——完善平臺功能,堵塞管理漏洞。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對照《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標準》和《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評估報告反饋意見》,結合優化營商環境座談會征求到的意見建議,對中心功能場所、服務內容、設施設備、制度流程、崗位設置、網絡安全、現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39項問題進行了系統梳理,建立問題整改臺賬,以交易系統升級項目建設為依托,以實現全流程電子化為目標,堅持“發現一個問題,堵住一個漏洞,健全一個機制”,全面落實整改措施,現已整改到位29項。目前,房屋市政類項目已實現無紙化交易,公路工程項目首個全流程電子化項目已順利完成測試,水利項目7月底前完成全流程電子化測試。政府采購、自然資源交易已實現全區“一張網”。電子行政監管平臺項目已與市域治理平臺進行了對接,建設方案已報盟行署。對過時不用的制度進行了集中清理,建立完善四大類制度53個;結合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系統梳理中心職能職責和崗位設置,建立了崗位職責“正面清單”和風險防控“負面清單”,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減法”——簡化交易流程、減輕企業負擔。適應“交易過程電子化、場所建設標準化、交易服務規范化”的要求,在堅持“首問負責制”“一次告知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失職追究制”等五項制度,推行“三方見證”“數字見證”“三方分離”等特色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減材料、減時限、減環節、減跑動,優化辦事環節,簡化辦事程序。政府采購和自然資源交易依托“兩張網”已實現線上運行;房建市政類項目進場已實現“一表通辦”“一網通辦”,并具備無紙化交易功能,經主管部門同意,可取消投標人投標現場攜帶資質原件,取消投標人現場攜帶紙質標書和紙質保函,鼓勵支持招標人不到交易中心現場自主抽取專家。此外,“不見面開標”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預計10月底前建成;電子秘鑰(CA鎖)正在推進線上辦理、線上延續和開發副鎖;進一步加大保函替代保證金工作力度,依托平臺開展電子保函業務的國有企業數量已由原來的1家增加到目前的7家,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