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故事我來講”群眾性比賽活動
烏蘭浩特市總工會把溫暖送到“八大群體”職工心坎上
烏蘭浩特市合作交流中心的領導干部帶頭駐守隔離酒店
烏蘭浩特市林業和草原局白音花林場鏟除外來入侵有毒植物
烏蘭浩特市委黨史學習教育“理論學習輕騎兵”開展理論宣講
用城市“邊角料”建成10余處“口袋公園”,讓居民實現推窗見綠,開門見景;對政務服務大廳進行改造升級,設置“一窗綜合受理”“蒙速辦·一次辦”“蒙速辦·幫您辦”等窗口,已辦理“一次辦”事項16779項;籌建“愛心媽媽”超市,整合社會慈善資源,累計接收30余家企事業單位個人及社會各界捐贈價值2萬余元的生活用品、700余件個人衣物和1000余冊圖書,解決留守兒童、單親兒童的基本生活問題;計劃在全市增設停車位5000余個,解決群眾停車難、停車亂問題……一項項舉措、一串串數字,見證著烏蘭浩特市溫暖百姓的“民生溫度”。
學黨史、悟思想,最終目的是辦實事、開新局。烏蘭浩特市持續深化“五個一”活動,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果,全市各黨支部、各單位對標對表不走樣,立足本職崗位為民服務,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擰緊壓實責任,
上下貫通帶動作用更“強”
烏蘭浩特市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強化責任擔當,精心組織實施,主要領導帶頭推動,并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活動。市級領導多次赴包聯基層聯系點調研黨建工作開展情況,帶頭研究解決困難問題,發揮“關鍵少數”引領示范作用,帶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壓茬跟進,高標準高質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烏蘭浩特市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各項任務要求逐條逐項轉化為量化指標,制定下發了實踐活動情況統計表、“三問”活動問題清單、重點民生項目臺賬。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領導班子辦實事計劃、支部辦實事計劃、單位為包聯社區辦實事計劃、為包聯嘎查村辦實事計劃“四個計劃”,領導班子成員和黨員干部認領“四個清單”,盯住“四個時限”,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推動任務落實、責任落實、進度落實。
安居是老百姓的頭等大事,針對群眾回遷難、入住難、辦證難、開工難的問題,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基層,與群眾面對面溝通,將“推動房地產健康有序發展”作為自己牽頭的民生實事,成立7個專項工作組、14個項目推進組,下大力度集中攻堅解決回遷難、入住難、辦證難、開工難等房地產領域問題,切實改善居民居住環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此項工作開展以來,主要領導多次到指揮部了解進度、部署工作,通過召開會議、實地調研、約談企業、現場接訪等方式統籌調度責任部門和抽調干部有序對接、推進工作。目前,14個項目正在全力推進,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次次專題會議、一個個文件制定,烏蘭浩特市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上用心用情用力,確保實踐活動著眼落細落實落小、有形有感有效。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們立足實際,推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例如項目清單、動態管理、督查落實推動、我幫你志愿服務等。各部門各單位也形成了一些好的經驗做法,下一步我們要及時將這些總結固化為制度機制,不斷鞏固實踐活動的成效。”烏蘭浩特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明陽介紹。
敞開大門納諫,
聚焦“急難愁盼”問題更“準”
烏蘭浩特市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五個著力”,開展“五個一”活動,發揮“四個作用”,緊扣“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號召全市黨員干部以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開展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政于民“三問”活動,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能夠當即解決的及時解決,不拖不等,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不僅如此,烏蘭浩特市還敞開大門聽意見,拓寬征求意見渠道,面向全市“開門納諫”,不僅充分利用調查問卷、門戶網站、新媒體公眾號、信訪等線上線下渠道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全市各級各部門也圍繞本職工作實地收集群眾意見。
截至目前,全市各級黨組織通過開展“三問”活動,累計收集群眾意見653條,形成民生項目361項,目前已辦結158項。廣泛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窗口服務部門“三亮三比”、黨員掛牌亮戶等活動,4931名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認領3186個服務項目、開展服務1094次,充分展現了黨員的奉獻擔當。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展“我幫你”志愿服務活動1100余場次、受益群眾達7.8萬余人次,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下一步,烏蘭浩特市各部門各單位將對照“五個著力”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對各自的項目清單進行再梳理、再甄別、再完善。一方面對確定符合市委要求、順應民意的好項目,抓緊辦、盯住辦;另一方面持續深化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廣泛聽取基層和群眾的意見建議,把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以及發展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長期需要關注的民生歷史遺留問題等列入項目清單,使項目清單更加精準的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實現項目清單動態調整。烏市融媒體中心以新聞監督的視角開設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專欄,推動真辦實事、辦好實事。各部門將辦實事項目清單和進展成效掛到網上進行“晾曬”,接受群眾評價和社會監督。
以民意為導向,
精準施策讓實事更“實”
辦實事最重要的是要把事辦“實”。
烏蘭浩特市各部門單位結合各自行業特點和優勢,創新工作方式,精準施策,多元聚焦“辦實事”,一方面對收集上來的問題進行逐一解決,逐項銷號;另一方面對制定的重點民生實事按時跟進。
“辦事處的辦事效率太高了。前段時間我家小區的污水管網出了問題,污水排不出去,小區里臭氣熏天,尤其是我們一樓的住戶,下水道還往上返水。多虧了辦事處及時來人給我們解決了問題。”烏蘭浩特市都林花園小區7號樓10號門市店主秦志玲滿懷感激地說。
此前,烏蘭浩特市都林街辦事處接到居民反映說小區內污水排放管道堵塞。得到消息后,街道辦事處立即組織人員到現場查看,并第一時間協調市政、自來水公司等相關單位及時解決了問題,避免了都林花園小區、鼎龍小區、熱電小區共477戶居民的財產損失。
義勒力特鎮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為目標,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今年春耕前,我們了解到機場東側一隊的水田水渠不能正常供水,每年種水稻的時候村民用車拉水澆地,嚴重影響農民的春耕進度,我們就協調各相關部門,新建了灌溉渠,在春耕前徹底解決了20余戶農戶、共計300多畝水田供水問題。”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吳德全介紹。
在烏蘭浩特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能看到各機關單位的為民情懷,也能看到企業的社會擔當。以烏蘭浩特卷煙廠為例,今年煙廠黨委為義勒力特鎮捐助資金135萬元,建設旅游基礎設施、生態觀光農業、健康扶貧等;為烏蘭浩特市教育系統捐助135萬元,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和優秀教師獎勵;捐助15萬元開展社會救助。
想辦法、出實招、辦實事,烏蘭浩特市把辦實事同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相結合,依托烏蘭浩特市社會治理指揮服務中心,整合資源、充實力量、調動主體,著力構建多元聯動、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通過網格化管理、搭建共治平臺、“一站式”服務讓傾聽民聲更及時、基層服務更精準、社會治理更高效,切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取得積極成效。
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烏蘭浩特市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圍繞“崗位建功”和志愿服務設立了“我幫你黨員先鋒崗”志愿服務點,開展“為民分憂解難題、立足崗位做貢獻”等服務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幫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中,烏蘭浩特市組織動員黨員干部積極投身文明實踐志愿者行列,廣泛開展志愿服務,形成了品牌,群眾有“急難愁盼”問題需要解決的,能夠第一時間想到黨員、找到黨員,黨員第一時間把服務真正送到需要幫助的群眾心上。
強化督促指導,
為民辦實事質量更“高”
為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烏蘭浩特市組建7個黨史學習教育巡回指導組,嚴格按照“三督三看一指導”要求,對全市78個部門單位精準精細指導,沉到基層一線看細節、看亮點、看成效,組織開展典型示范交流觀摩活動,對發現的問題嚴格督促整改,有力推動了學習教育高質量開展。
派出的7個巡回指導組認真履行了指導和督促的工作職責,采取巡回指導、隨機抽查、調研訪談、巡聽旁聽等方式,加強分類指導,每月至少到聯系部門調研指導1次,全面了解掌握學習教育進展情況,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對象加強分類指導,明確具體任務和做法,確保學習教育扎實有效推進。
除此之外,還組建了3個黨史學習教育專項督查組,對全市各部門隨機開展督查指導,挖掘工作亮點、及時校正偏差,切實做到真督實導。
這其中,烏蘭浩特市黨史學習教育第七巡回指導組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施方案,先后組織召開小組專題研討,認真研究方案,建立督導“紀實清單”,列明了11類21項工作紀實內容,全面了解掌握被巡回指導單位“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進度情況。截至目前,對11家單位開展了4輪督導,并對4個社區和2家非公企業進行了延伸督導,11家單位共確定“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69項,通過公眾號等形式進行了晾曬,已完成59項,完成率85.5%。“四個清單”為民辦實事清單計劃549件,已完成502件,完成率91.4%。
督導指導是促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一環,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烏蘭浩特市委巡回指導組即將開展新一輪的專項巡回指導。
烏蘭浩特市黨史學習教育第七巡回指導組組長趙亮介紹,“我們巡回指導組會帶著問題去,盯著問題督辦,既要審閱各部門各單位辦實事的具體方案,項目清單,也要深入調研辦實事的實際進展,工作成效,了解群眾的真實感受、持續反響,確保嚴到份上,督到點上。同時,緊緊依靠對所指導部門單位的黨組織開展工作,及時就指導工作中了解的情況,發現的問題交換意見,幫助出主意、想辦法、找對策,督促抓好落實,做到盡責不越位,指導不包辦。”(譚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