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人們對家的渴望,是歸宿和保障,更是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現實所指。
然而,開工難、入住難、回遷難、辦證難……這些現實問題,卻成為群眾要過的一道道難關。
如何破解困局?烏蘭浩特市新一屆市委、政府下定決心,決定對房地產領域的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攻堅,在全市范圍內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工作專班,開展促進房地產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專項行動,全力化解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問題,切實改善居民居住環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全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聚焦
要想解決好城市的住房問題,就要有抓鐵有痕的決心和力度。烏市委、政府迎著困難上,扛起主體責任,聚焦房地產領域的突出問題,成立解決房地產歷史遺留問題集中攻堅領導小組。
8月2日,烏市印發《關于成立解決房地產歷史遺留問題集中攻堅工作組的通知》,與此同時下發的還有梳理出的第一批14個房地產歷史遺留問題項目,明確每一個項目由一個市級領導包聯,并從全市抽調37名優秀后備干部集中辦公攻堅,成立內業工作組、法律服務組、信訪維穩組等6個專項工作組和14個項目組,形成了領導包項、部門負責、干部上一線的工作機制,全力提升攻堅力量。
在第一批的14個項目中,有8個為政府主導類項目,6個為企業主導類項目。烏市通過建立制度化、規范化整治機制,將項目分批次、分類別,按照難易程度和輕重緩急逐個解決。
攻堅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總結階段性工作成效,對工作過程中的重大事項進行分析研判和安排部署,并采取政策支持破解瓶頸、注入資金解決難題、推進驗收辦理產權、加強監管有序推進等多項措施,推進開工建設、回遷入住、安置補償等問題。
破題
在房地產領域,資金鏈斷裂是導致項目難以推進的首要原因。
楓景名城二期項目是烏市2012年啟動的棚改房屋征收項目,共涉及被征收戶171戶。2018年項目啟動建設,總投資7656萬元,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目前,6棟樓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其中3棟為回遷安置樓,另外3棟為商品房。
由于資金短缺,部分室內用電布線、小區路面硬化等收尾工程未完成。為盡快完成該項目、讓涉及回遷居民盡早回遷入住,該項目專項小組和責任單位與開發企業多次溝通協調,面向回遷戶答疑解惑,現已有18戶完成驗房、結算和領取鑰匙。目前,項目組正在積極與剩余尚未辦理入住手續的回遷戶溝通協商,幫助企業加快問題破局,全力推進回遷入住進程。
烏市本著尊重歷史、合理合規、符合實際的原則,對于因政策支持無法落實、開發企業資金缺口、政府回遷安置需要的開發項目,采取合規落實政策、兌現歷史陳欠、回購安置房源等措施,有效解決了華益花園、勝景佳苑、楓景名城二期等項目因資金缺口導致停工停建、配套建設、回遷安置、補償安置等問題。
住房問題,牽扯面廣,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為破解項目開工難題,烏市加大依法征收和違法建筑拆除力度,解決了紅聯花園、德潤家園、君御華庭等項目因征收影響開工建設的問題,保障了項目施工建設進度,維護了廣大購房者和回遷戶利益。
攻堅
住房問題關系民生福祉。加快解決住房問題,就是對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的集中反映和形象表達。
烏市一方面在力促開工建設、回遷入住上提速,另一方面加大住建領域簡政放權力度,通過流程再造、提檔增速、優化服務,大幅縮減辦結時限,深度優化服務質量。值得一提的是,房建項目“兩證一書”的核發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施工許可證核發即時辦結。
住房問題群眾等不起。烏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優先保障入住后完善手續”和“先辦證后追責”的原則,對手續不全但符合入住條件項目先給回遷戶辦理入住,已累計為30217戶多年未辦的業主辦理了不動產證。
烏市城投公司在集中攻堅工作組的協調幫助下,已陸續啟動房地產歷史遺留項目不動產登記證的辦理。結合項目交付使用的先后順序,采取“分期分批”辦理方式,首批已經啟動山城福雅苑3個項目不動產登記的辦理,截至目前,已辦理不動產登記141戶,爭取在12月中旬全部辦完。在辦理過程中,城投公司將辦事窗口前移至回遷戶所住小區內,既讓百姓少跑路,又提高辦事效率,讓業主盡早實現不動產登記期盼。
城投公司還將分批次陸續啟動山城福雅苑項目、福臨小區、山城景苑等項目的不動產登記工作。
下一步,烏市將繼續多措并舉、狠抓落實、根治亂象,全力保障和推動房地產開發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譚艷麗)
原標題:集中攻堅破解房地產困局——烏市開展房地產領域專項行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