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走進興安盟烏蘭浩特市順源農牧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電焊機械臂自動焊接設備、光纖激光切割機、數控加工中心等智能化設備正有序運行著,讓整個車間從零件制作到焊接組裝充滿了科技感。
作為興安盟地區凝聚科技力量實現產業“突圍”的硬核企業,今年3月,該公司成功與俄羅斯企業簽訂價值57.8萬元的農用機械設備出口訂單,出口4臺領先世界水平的2BMQ免耕氣吸式精量播種機。這是興安盟本土農用機械設備制造企業首次實現外貿出口,也標志著興安盟農機設備研發制造正向國際舞臺邁出堅實步伐。
“經過測試后,我們生產的新型氣吸式免耕電控高速智能大型播種機,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作業速度達21公里/小時,遠超國家‘十四五’時期目標任務14公里/小時,提前、超額完成國家重點研發任務。”順源農牧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守元自豪地表示。
興安盟的科技“突圍”并非孤例,以科技創新鋪設新賽道,用新技術加快傳統產業升級,眼下,在興安盟各領域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上的科技“突圍”從未停歇。
日前,興安北京科技園在科右前旗雙創產業園正式揭幕,成為京蒙協作的重要成果和科技“突圍”的重要載體。該科技園聚焦生物育種、低碳能源等前沿產業,為京蒙合作搭建了新的橋梁,目前已吸引99家企業正式入駐,成為京蒙兩地科技交流、人才聚集、產業升級的重要基地。
近年來,興安盟積極深化科研合作,搭建交流平臺,與中國農科院、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和江南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緊密聯系,解決興安盟重點領域科研“卡脖子”難題,打響了科技“突圍戰”。
創建國內首個省級生物育種領域技術創新中心——內蒙古自治區生物育種技術創新中心,掛牌成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興安盟分中心、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興安盟試驗基地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興安盟緊扣內蒙古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要求,在農牧業領域不斷發力,加快推進農牧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持續實施種業創新重大示范工程。
與此同時,在工業領域,興安盟也積極推動新能源領域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助力企業實現技術升級和轉型。今年,敬業集團烏蘭浩特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將投入資金5.5億元,續建雙高棒技術升級改造、120平方米燒結區域新建封閉庫項目,熱軋棒材生產效率將提升6倍。內蒙古宏達壓鑄有限責任公司獲評“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每年在科研上投入資金500萬元,擁有1個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
在科技“突圍”的道路上,興安盟還將繼續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全方位投入格局,嚴格落實研發投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完善財政科技投入機制,加快成立綠色發展產業技術研究院,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綜合服務平臺。同時,興安盟將堅持引進人才和培育本土人才雙向發力,力爭到“十四五”期末,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5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到170家以上;柔性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60人以上,培育本土科技骨干人才100人以上,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推動興安盟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高敏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