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迎接二十大、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大討論開展以來,全盟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不斷健全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持續推進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一季度,全盟各級調解組織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470件,同比增長6%,調處法院委托移送案件198件,同比增長45.6%。
充分發揮統籌謀劃協調作用。制定出臺服務保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28條措施,強化領導干部法治化理念,把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全盟法治建設督察的重要內容,旗、蘇木(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年終述職納入全面依法治盟指標考核。在全盟推行黨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提示函”和通報制度,督促黨政機關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有效維護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同時,開通“蒙企通”APP企業反映問題窗口,建立工作流程,各地各部門專人負責企業反饋問題的辦理,進一步暢通企業反映問題渠道,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送法上門貼心服務。司法行政機關成立黨員先鋒法律服務宣講團,深入基層和企業開展法律知識宣講。啟動“萬名律師進鄉村”活動,共舉辦“送法進企業”法律服務活動15場次,為48家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幫助企業解答問題95個、提供法律意見68條。
加大勞動者維權服務力度。在全盟開展“勞動筑夢、法治相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公益法律服務專項行動,成立8個服務分隊,深入各旗區、各級工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服務活動,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能夠自覺學法懂法用法,依法保障合法權益。
健全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充分發揮律師、公證、人民調解資源優勢,主動與公安、法院、信訪部門對接,實現多方資源有機整合,共同發力化解涉企矛盾糾紛。在基層司法所和公安派出所建立“2+X”一站式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推動“兩所”與環保、國土、農牧等多部門協作化解矛盾糾紛。建立人民調解參與信訪工作機制,盟、旗司法局每周安排律師或法律服務工作者到聯合接訪中心參與信訪矛盾化解,運用法治思維、德治方式有效化解矛盾。建立公益律師參與訴前調解、公證參與司法輔助事務等工作機制,與盟中級人民法院簽訂合作協議,出臺《關于開展訴訟與公證對接工作的實施意見》,實現法律服務前移,更好地滿足群眾和企業司法需求。
多措并舉加強監督管理。嚴把行政執法人員“入口關”,對全盟所有行政執法人員資格進行重新審核,注銷不符合條件人員488名。探索柔性執法,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大空間,制定印發《阿拉善盟推行包容審慎柔性執法工作的實施意見》,編制包容審慎監管“四張清單”,組織開展“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優化法治化營商”專項行動。圍繞完善行政執法制度、改進行政執法方式、規范行政執法案卷、提升行政執法能力四個方面,強化對各旗區、盟直各行政執法部門的日常監督管理,要求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便捷有效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難的實際問題。(記者 魏強)
原標題:全盟司法機關——健全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