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正式上線運行市場監管信用修復全國統一平臺,助力經營主體高效便捷開展信用修復,全面支撐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
信用監管是新型監管機制的基石,其運行依賴于經營主體信用信息的高效、規范流轉。目前,市場監管總局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企業相關信息進行歸集與公示。失信信息公示不僅關乎經營主體的聲譽,還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等工作中被視作重要考量因素。因此,確保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能夠獲得高效、規范的信用修復,對于維護市場秩序和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近些年來,我國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等頂層設計文件,就在近日中辦、國辦專門印發了《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這些文件均著重強調健全完善信用修復制度機制。市場監管總局此前也專門發布了《市場監督管理信用修復管理辦法》,對信用修復進行了系統規范。在此背景下,信用修復“一件事”被列為國務院2024年“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推行事項。此次市場監管信用修復全國統一平臺的上線,實現了市場監管領域的“統一入口、異地修復”,在提升行政效能、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首先,統一平臺的上線運行,有利于規范信用監管制度、簡化信用修復流程。信用監管涉及失信行為認定、記錄、歸集、共享、公開、懲戒以及信用修復等多個環節。如果信用修復進程受阻,即使經營主體滿足信用修復條件,也可能無法及時在公示系統中恢復其信用狀態。這不僅會導致經營主體錯失商業機會,還會影響整個信用監管制度的良性運行。統一平臺通過整合行政處罰、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等信息的修復工作,引導經營主體主動修復信用,簡化了原本分散、繁雜的修復流程,有助于經營主體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在實踐中,簡化與優化信用修復流程是信用監管制度發展的重要方向。此前,已有部分省市在信用修復工作中推行“免申即享”服務,即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經營主體,在改正行為且符合條件后,無需提交申請材料,系統自動將其移出相關名單。此次統一平臺的上線運行,吸收了之前簡化與優化信用修復流程的一些做法,減少了重復申請材料和冗余審批環節,減輕了企業負擔,有力推動了信用監管制度的良性運行。
其次,統一平臺的上線運行,有助于促進跨區域、跨部門的信用信息數據協作。在該平臺上線前,經營主體的違法失信信息分散在不同省市、不同部門的平臺系統中,信用修復工作也因此面臨諸多問題。例如,信用修復渠道不統一,所需材料存在差異,企業往往難以應對這些差異化的要求,導致信用修復的標準化和可預期性較低。這不僅增加了企業的信用修復成本,同時也會阻礙公眾及時獲取企業最新的信用信息。而統一平臺的上線,通過跨省數據傳輸通道,有效整合各地信用修復流程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此外,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相關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門同樣會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企業行政處罰等相關信息。這些市場監管領域之外的失信信息,統一平臺也會通過設置彈窗提醒的方式,告知經營主體信用修復的途徑,這讓信用修復工作成為一個更加有機的整體。統一平臺在跨區域、跨部門方面所開展的規范、整合、聯動等工作,在現有制度框架內更大程度地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為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行政效能提供了有力支持。
信用修復是信用監管制度有序運行的關鍵環節之一。經營主體能否便捷地恢復信用并投入新的生產經營活動,直接關系到營商環境的建設。因此,在簡化信用修復程序的同時,持續完善信用修復協同聯動工作機制至關重要。未來,應進一步優化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與“信用中國”網站的協同,最大程度優化與簡化信用修復流程,為經營主體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信用修復服務,助力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王瑞雪,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