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貸款是指貸款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五年以下(含五年)的貸款;長期貸款是指貸款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的貸款。包括:技術改造貸款、基本建設貸款、項目貸款、房地產貸款等。 中長期貸款又可稱為項目貸款,是指商業銀行發放的,用于借款人新建、擴建、改造、開發、購置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貸款,房地產貸款也屬于項目貸款范疇,但所執行的政策不同于項目貸款。
一、類別
貸款按照期限一般分為4類:
A、長期貸款:貸款期限在5年(不含)以上
B、中期貸款:貸款期限在1-5年
C、短期貸款:貸款期限在1年(含)以內
D、透支:沒有固定期限的貸款
二、對象和條件
項目貸款的對象和流動資金貸款的對象相同;基本條件也與流動資金貸款的條件一致,但同時需具備:
──申報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信貸政策和我行貸款投向;──項目具有國家規定比例的資本金;
──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審批的項目,須持有有權審批部門的批準文件。
──借款人信用狀況良好,償債能力強,管理制度完善,對外權益性投資比例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能夠提供合法有效的擔保。
三、主要特點
與其他貸款相比,項目貸款具備以下特點:
1、 貸款支持的項目本身需要按照國家規定的審批程序進行審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一般要經過立項、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和開工等幾次審批,才能進入施工建設。項目建成后還要由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竣工、決算、驗收等工作。
2、 固定資產貸款必須考慮其他建設資金的配套。國家規定建設項目必須具有資本金,即投資人的非債務資金。不同行業的項目所要求的資本金占總投資的比例不同,銀行貸款不能作為項目資本金。我行通常掌握的項目資本金在30%以上。
3、 固定資產貸款期限較長,往往是一次審批,多次發放,貸款;利率一年一定。固定資產貸款以整個項目全部資金需求為評審對象,一次審批、承諾。而放款階段是根據工程進度和年度貸款計劃,逐年、逐筆發放。固定資產貸款合同期限是指對項目發放第一筆貸款起至最后一筆貸款還清為止的期限。合同利率為貸款第一年利率,以后每年要根據人民銀行的利率變動進行調整。
4、 固定資產貸款是一次性的。一筆固定資產貸款只能用于借款人的一次固定資產投資活動。從項目建設時投入,項目竣工投產產生效益開始歸還借款,到銀行逐步收回全部貸款本息,貸款即退出企業生產活動。新的固定資產投資活動需要按規定重新立項報批。
5、 固定資產貸款的還款來源主要是借款人的稅后利潤、固定資產折舊,以及其他自有資金。
6、 固定資產貸款專業性強,管理過程復雜,對客戶經理的素質要求較高。
四、項目貸款種類
項目貸款按項目性質、用途、企業性質和產品開發生產不同階段劃分,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貸款:
1、基本建設貸款
是指用于經國家有權部門批準的基礎設施、市政工程、服務設施和以外延擴大再生產為主的新建或擴建等基本建設而發放的貸款;
2、技術改造貸款
是用于現有企業以內涵擴大再生產為主的技術改造項目而發放的貸款;
3、并購貸款
是針對境內優勢客戶在改制、改組過程中,有償兼并、收購國內其他企事業法人、已建成項目及進行資產、債務重組中產生的融資需求而發放的貸款。并購貸款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項目貸款,我行處于嘗試階段。
4、房地產貸款
包括法人房地產業務和個人住房消費貸款業務。這里只介紹法人房地產業務,其中包括商品房開發貸款、法人商業用房貸款、學生公寓建設貸款、建筑安裝企業的設備投資貸款。(參考文件:寧商銀轉(2003)轉發《關于轉發〈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商業銀行房地產風險管理指引》)
5、核算原則
金融企業發放的中長期貸款的核算,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本息分別核算。金融企業發放的中長期貸款,應當按照實際貸出的貸款金額入賬。期末,應當按照貸款 本金和適用的利率計算應收取的利息,并分別貸款本金和利息進行核算。
(2)商業性貸款與政策性貸款分別核算。
(3)自營貸款與委托貸款分別核算。自營貸款是指金融企業以合法方式籌集的資金自主發放的貸款,其風險 由金融企業承擔,并由金融企業收取本金和利息。委托貸款是指委托人提供資金,由金融企業(受托人)根據 委托人確定的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而代理發放,監督使用并協助收回的貸款,其風險由 委托人承擔。金融企業發放委托貸款時, 只收取手續費,不得代墊資金。金融企業因發放委托貸款而收取的 手續費,按收入確認條件予以確認。
(4)應計貸款和非應計貸款分別核算。非應計貸款是指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沒有收回的貸款;應計貸款 是指非應計貸款以外的貸款;當貸款的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時,應單獨核算。
當應計貸款轉為非應計貸款時,應將已入賬的利息收入和應收利息予以沖銷。
從應計貸款轉為非應計貸款后,在收到該筆貸款的還款時,首先應沖減本金;本金全部收回后,再收到的 還款則確認為當期利息收入。
五、統計數據
2023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及其增長速度
2023年11月份,住戶中長期貸款增加2331億元;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增加4460億元 。
2023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22.75萬億元,同比多增1.31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4.33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78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55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7.9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92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3.57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410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928億元。
2024年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人民幣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2.2萬億元,增加3.1萬億元。
2025年1月,央行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12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259.58萬億元,同比增長7.2%。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255.68萬億元,同比增長7.6%。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8.09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72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73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25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4.33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61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0.08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57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2855億元。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