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12月23日電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充分發揮科教產融合優勢,深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構建起了“基礎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提高創新”層次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全面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學校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117項、省級以上獎項365項,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和競賽水平穩居全省高校前列。
堅持科教產一體化,構筑實踐育人新模式
校(院)充分依托科教融合學部和創新創業中心,搭建公共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創新創業等平臺,推動教學、科研、科技活動交叉融合,不斷優化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科學設置基礎實驗課程、專業實踐課程、綜合訓練實踐課程和創新創業訓練課程,構建“課程+實訓+競賽”的雙創教育體系,設立創新創業實踐學分,激發課堂教學與創新創業教學聯動活力,為學生提供從基礎到前沿,從接受知識到綜合創新的全方位實驗訓練,培養學生解決復雜應用問題的能力。
堅持科教深度融合,打造科研優質平臺
校(院)發揮科教融合優勢,充分挖掘科研院所優質平臺資源,拓展科研院所國家級、省級科研平臺向本科生開放渠道,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推動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科研團隊,為本科生參與科研創造條件,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本科人才培養。積極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創新實踐活動,鼓勵和支持指導教師將科研課題轉化為實驗室開放項目、學科競賽項目、畢業論文題目等實踐教學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堅持產教產學合作,共建實踐教學基地
校(院)全面落實校地、校企合作機制,以產學合作、技術創業為特色,整合各種優勢資源,著力打造產學研用創的實踐教學基地,校(院)與行業企業共建323個實習基地,2024年共有5個實習基地被評為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示范性實習(實訓)基地,2個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圍繞山東省重點發展的11條標志性產業鏈,成立碳中和、人工智能等14個現代產業學院,全面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助力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依托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產學研用平臺以及實踐教學基地的搭建,學校每年新增專利1000件左右,轉化實施200件以上,高于全國水平。近五年來,服務企業3000余家,成果轉化合同額超過30億,孵化科技企業79家,帶動社會經濟效益超過100億。
堅持畢業“雙導師”制,畢業選題側重一線
校(院)實行畢業設計(論文)“雙導師”制,邀請科研院所、企業專家全程參與畢業設計(論文)指導,以畢業選題為突破口,以“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優化選題來源、內容及形式,結合行業、企業一線以及社會需求,實現社會、生產、科研和實踐相融合,2024屆畢業設計(論文)在實驗、實習、工程實踐和社會調研等社會實踐中完成的題目達到94.8%,2024屆有近500名企業、科研院所人員參與指導畢業論文,大大提高了畢業生能力和論文質量。
堅持專創融合創新,激發創新創業熱情
校(院)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作為提升目標,擴大學科競賽的覆蓋面、輻射度、含金量、影響力,打通各個學科競賽主渠道,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構建教學、培訓、競賽、實踐、研究“五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體系,深入實施科教產資源協同驅動和項目動態組織驅動的教學實踐雙驅動人才培養模式,將教學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科研與人才培養相結合,通過推進探究式教學方法和項目式培養模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創新創業的能力。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