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6月3日電(記者 韓鵬飛)今年,隨著《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落地見效,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加力擴圍,成為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引擎。政策釋放出的“紅利”不僅覆蓋家電、數碼、汽車等傳統領域,更首次將家居、家裝等大宗消費納入補貼范圍,通過“真金白銀”的財政補貼和企業讓利組合拳,構建起“政府引導、企業參與、消費者受益”的三方共贏格局。
以舊換新既是一項經濟政策,也是一項惠民措施。消費者通過享受補貼優惠,加快了換新節奏,實現了既“換得起”又“換得好”的目標。行至年中,這場橫跨多個行業、惠及千家萬戶的促消費行動,究竟在市場端激起了怎樣的浪花?記者梳理多地消費市場,探尋政策落地后的真實圖景。
政策發力,真金白銀撬動消費市場
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規模增加至3000億元,補貼范圍進一步擴大。家電以舊換新品類從8類增至12類,凈水器、洗碗機、電飯煲和微波爐納入補貼范圍;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最高達500元;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車也被納入報廢更新補貼范圍。
在重慶,市民劉先生剛裝修完房子,將老屋的舊空調拆下來換了一臺新空調。“家里的舊空調用了好些年,制冷效果不行了,還費電。正好趕上以舊換新政策,舊空調回收后,買新空調又補貼了好幾百塊,算下來挺劃算。”劉先生說道。
據了解,重慶已收到中央財政兩批次總計30億元“以舊換新”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市級配套1億多元資金。截至5月21日,全市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累計申報約48.5億元,申報資金占特別國債資金比例在全國領先。已兌付補貼資金24.7億元,國債資金兌付進度達82.3%,兌付率居全國前列。
截至目前,重慶市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補貼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品超376萬臺套、直接拉動消費額超314億元,惠及數百萬消費者。今年一季度,重慶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幅(4.1%)比去年全年提高0.5個百分點,政策刺激效果顯著。
寧夏回族自治區也成果斐然。今年以來,自治區商務廳會同各地、各相關部門出臺了汽車、家電、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以及3C數碼產品購新和家裝廚衛“煥新”實施細則,深入推進政策實施,在惠民生、促轉型、穩增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數據顯示,今年截至5月26日,寧夏通過以舊換新政策帶動銷售汽車3萬輛、家電20萬臺(套)、電動自行車5500輛,新購手機等數碼產品24.7萬部、家裝廚衛“煥新”4.3萬件,累計帶動消費近63億元。今年“五一”假期,寧夏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投入,投入補貼資金4000萬元,確保相關購新補貼“隨領隨用”。5月1日起,提升家裝廚衛“煥新”資金投放額度,更好滿足消費者對家裝領域的新需求。其中,銀川市汽車置換更新補貼申請達1.6萬輛,銷售額超25.8億元;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7200輛,銷售額8.34億元。此外,消費者購買家電產品9.9萬臺,帶動銷售4.97億元;購買手機等數碼產品13.7萬部,帶動銷售4.15億元;購買家裝廚衛類產品2.2萬件,帶動銷售2.2億元。
市場升溫,多品類銷售增長顯著
政策的推動下,市場各品類銷售迎來增長。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5大品類合計帶動銷售額1.1萬億元,發放直達消費者的補貼約1.75億份。其中,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412萬份;4986.3萬名消費者購買12大類家電產品7761.8萬臺;5352.9萬名消費者購買手機等數碼產品5662.9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650萬輛;家裝廚衛“煥新”5762.6萬單。消費品以舊換新有力帶動消費持續回升向好。2025年1至4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7%。
山西省一位家電區域銷售負責人在接受本網記者介紹,以舊換新活動開展以來,其代理的家電產品在山西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24%,其中國補訂單占比達90%。新增補貼品類,如洗碗機、蒸烤機、掃地機器人、智能門鎖等訂單同比均出現了大幅增長。
汽車市場同樣火熱。1至4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量691.8萬輛,同比增長9%。據商務大數據監測,4月份重點監測零售企業汽車類銷售額同比增長1.9%。
綠色智能消費新品備受青睞。2025年以來,汽車以舊換新中,新能源汽車占比超53%。1至4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334.2萬輛,同比增長37%,市場滲透率達48.4%,比2024年全年提升0.8個百分點。資源循環利用水平不斷提高。1至4月,報廢汽車回收量276.7萬輛,同比增長65%。
在山東,截至2025年4月27日,全省消費品以舊換新各領域共收到補貼申請64億元,銷售各類產品544.3萬臺(套),銷售額503.6億元。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一季度,全省限額以上企業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智能手機零售額分別增長29.2%、50.2%和54.8%。
湖南進一步推動生活類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活動“擴圍拓品”。家電以舊換新領域在原有8類產品的基礎上,將微波爐、凈水器、洗碗機、電飯煲4類家電產品納入補貼范圍。家裝廚衛“煥新”領域,將湘繡、湘瓷、無醛板材等湖南特色產品列入產品清單。此外,湖南還將持續擴大黨政機關及公共機構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新增及更新公務用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在原比例基礎上提高10%以上。
湖南省商務廳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6日,今年湖南省消費品以舊換新共計273.64萬筆申領補貼,累計申領金額22.87億元,累計帶動銷售金額179.75億元。
新問題待解,優化措施持續推進
盡管以舊換新政策成效顯著,但在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從參與企業的角度來看,參與活動的線下門店以連鎖品牌和大企業為主,不少中小企業、三四線市場的縣域或鄉鎮企業因店鋪規模、墊付資金等“門檻”被排除在活動之外。一些小品牌產品相比補貼后的知名品牌產品失去價格優勢,一定程度導致中小企業經營壓力加大。
另外,以舊換新優惠補貼發放的一種主要方式是企業或商戶先行墊付補貼資金。由于銷售額較高,退貨訂單量也同步增加,再加上部分地方的補貼審核速度慢、兌付周期長,導致不少企業或商戶的墊資金額大、壓力大,尤其是中小規模的商家“寧愿少賣、不敢多墊”的現象較為普遍。
針對這些問題,各地也在積極探索解決辦法。如江西省鼓勵銀行提供支持以舊換新的經營性抵押貸款;廣東省支持廣州市試點建設以舊換新公共服務平臺“粵煥新”,縮短審批時間;浙江省針對線下家電企業通過“預撥+清算”模式加快資金兌現,如對已提供補貼申請材料但尚未開展審核的先行撥付不低于50%的資金。
同時,市場上還存在一些騙補套補亂象。有的商家虛高定價或突然漲價套取補貼,或者將已享受政府補貼的商品再次納入以舊換新活動,重復申領補貼。對此,湖北省商務廳于2024年10月開出首張針對家電以舊換新補貼騙補、套補的罰單,取消了5家公司及其線下門店的家電以舊換新活動銷售實施企業資格。四川省商務廳也發布公告,對存在虛開發票和騙取以舊換新國家政策補貼等違規經營行為的公司進行清退。此外,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強全流程消費監管,從源頭上遏制套補、騙補等行為。
年中盤點,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已在消費市場激起層層浪花,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消費增長和市場活力。隨著后續政策的持續優化和完善,這一行動有望在促進消費、推動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