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11月25日電 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接續奮進之道"主題,中宏論壇第九場在線研討會11月25日下午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經所研究員、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理事胡向東應邀出席研討會并主題發言。
胡向東就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序銜接進程中,重點解決好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精準對接、提升農業抗風險能力,加強市場監管,掃除市場壁壘,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等提出精準建議。
以下是胡向東發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蔓延、經濟逆全球化思潮激蕩,國際發展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加。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疫情的嚴重沖擊下,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為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針對國內外形勢變化,《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雙循環新格局中,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接力奮進,決戰全面小康,需要重點打通以下幾個方面的堵點。
供求對接的堵點。我國農業生產取得了巨大成就,滿足了城鄉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但產品品種和質量等方面結構不平衡問題逐漸凸顯,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質、多樣化食物的需求。因此,一方面需要從生產端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障優質農產品"產得出來";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優勢農產品品牌建設與市場營銷,讓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賣得出去",實現優質優價。
產品流動的堵點。目前在農產品流通過程仍存在交易成本高、風險高、小農戶融入難等問題。建議加快建立現代流通市場體系提升產品流通的效率和質量。一是改造農貿市場,建立專業化、現代化的市場,改變原來臟亂差的現狀,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二是利用電商平臺等現代化的交易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并加快構建與現代交易方式相適應的高效物流體系;三是采取實質性措施支持小農戶與大市場的對接,可借鑒中國臺灣和日本的做法,為小農戶提供優先政策,促進小農戶融入現代流通體系中來;四是協同推進各類市場的發展,包括期貨市場、保險市場等,分散化解市場風險;五是強化政府對市場失靈的調控作用,如質量安全問題、市場壟斷、市場壁壘等。
要素流動的堵點。在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傳統要素以及技術、數據(信息)等現代要素流動方面,仍存在一些堵點,需要打通。土地方面,需要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解決城鄉二元的問題;勞動力方面,需要解除勞動力進城出城、進村出村面臨的各種障礙;資本方面,要完善農村金融市場,使資本取之于鄉、用之于鄉,解決"農村存錢、城市貸款"的資本流出問題;技術方面,要完善技術推廣體系,打通技術下鄉最后一公里;數據方面,需要考慮如何通過建立大數據平臺等方式實現數據的開放共享。
消費促進的堵點。由于收入群體邊際消費傾向低于低收入群體,因此低收入群體收入增加和消費能力的釋放對于拉動內需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要千方百計增加貧困地區居民收入,通過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加強就業培訓與轉移就業、強化扶貧政策保障、推進三產融合等增加農民的農業收入、工資收入、轉移收入和經營收入,縮小收入差距;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降低農民負擔,使農民沒有后顧之憂,保障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