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1月15日電 1月14日,圍繞“踔厲奮發 共贏未來”主題,2023年中宏觀察家迎春座談會圓滿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智庫秘書長張旭應邀出席論壇并作主題發言。
以下是張旭發言:
2023年我國的經濟運行仍然面臨巨大的壓力,但也有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機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這是中央對明年經濟工作面臨壓力的總體研判。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經濟發展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性轉變。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我國工農業穩定增長、投資規模繼續擴大、市場價格總體穩定、高水平開放繼續顯效。尤其重要的是,新發展理念深入貫徹落實,產業升級發展持續,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積蓄增強。統計顯示,去年1—11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4.2個百分點。同時,各方面持續加強基本民生保障,強化重點產品生產供應,加強能源保供,積極滿足群眾生活需要,民生保障不斷加強。另外,投資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也實現了向好的局面。隨著穩投資政策持續落地見效,重大項目加快建設,設備更新改造加快落地,投資有望保持持續增長。從先行指標看,1—11月份,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0.3%,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因此,只要我們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扎實落實穩經濟各項政策措施,就能夠提振市場信心,不斷克服和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風險。
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穩增長、穩就業和穩物價,這三者也是辯證統一的。我們經濟體量大,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必須想方設法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這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是保持社會穩定的基矗沒有穩定的經濟增長,就不可能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沒有充分的就業,就不可能實現經濟增長的持續;而沒有穩定的物價,經濟增長和就業增加的成果就會被大大抵消。在當前,增長、就業和物價是經濟發展所有問題中最重要的方面,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必須盡力保持三者的平衡。實現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關鍵環節,是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持續地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從而增加更多的就業和保持物價在一個合理水平。
國際社會對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持樂觀態度,國際金融論壇(IFF)發布的《IFF2022年全球金融與發展報告》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達2.8%,中國經濟有望增長4.6%。其基本依據就是中國政府實施的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組合拳”的有效性。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