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3月22日電 3月22日,聚焦“啟航時代新征接力強國建設——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與宏觀形勢前瞻”主題,中宏論壇第三十四場在線研討會召開。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韓文龍應邀出席論壇并作主題發言。
以下是韓文龍發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立足新發展階段,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正確認識新發展格局與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新發展格局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系是螺旋式上升的辯證統一關系。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同時經濟高質量發展將為新發展格局提供三個方面的重要支持。一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的社會財富為推動構建更高水平新發展格局提供了經濟基礎。二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的社會再生產體系是推動構建更高水平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載體。三是高質量發展形成的創新體系是推動構建更高水平新發展格局的關鍵環節。
構建以全國統一大市場為基礎的國內大循環體系
構建以國內統一大市場為基礎的國內大循環體系需要把握三個方面的關鍵點:
第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構建國內大循環體系。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重點把握四點:一是加快要素市場化改革,實現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管理和數據等要素的市場化定價和合理流動,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二是不斷進行制度創新,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三是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發揮政府及公立機構在基礎領域創新的孵化作用,發揮企業在應用領域創新的主體作用,通過官、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提高科技創新效率和科技轉化效率,通過自主創新解決“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四是積極融入國內大分工體系,提高供給的質量和檔次。
第二,以擴大內需構建國內大循環體系的戰略基點。首先,需要進一步發揮投資對擴大內需的重要作用。隨著投資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正在向高級化轉變。當前必須通過“穩投資”政策進一步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同時,需要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保持合適的經濟增速,通過產業政策鼓勵信息技術、新能源等高新技術投資,不斷增強促進經濟高質量增長的新動力。其次,需要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擴大消費是擴大內需的重點。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但是,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消費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進一步擴大消費需要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不斷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其次,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就業。再次,要不斷豐富產品種類,提高產品質量,形成產品品牌,努力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要不斷升級消費結構,在提高人們物質消費水平的同時,不斷滿足居民對教育、休閑、娛樂、文化、生態產品等消費的需要。最后,要發揮社會主義社會集體消費對內需的拉動作用,通過收入分配和和諧勞資關系帶動消費潛力釋放等。
第三,以破立并舉來完善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制度體系。市場是交易的場所及其制度的集合。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破除地區分割的市場制度,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體系。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內涵。其一,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產權制度;其二,建立健全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其三,形成公平競爭制度;其四,建立健全社會法治和信用制度體系。
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暢通國際大循環體系
當前,全球經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為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必須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來暢通國際大循環體系,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一,加快建設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港,主動擴大進口。第二,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和制度建設。第三,積極倡導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和經濟全球化。第四,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和中國榜樣。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暢通國際大循環體系,就是在守住國家利益和安全底線的前提下,中國的國門只會越開越大。客觀地講,內循環不是簡單的“出口轉內銷”,也不是所謂的“閉關鎖國”,而是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基礎上統籌利用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構建強大的雙循環體系。
以新發展格局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
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個環節構成一個經濟大循環。國內的投資和消費是國內循環的基礎,進出口和國際投資是國際循環的基礎。幾個環節是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的,必須統一于社會擴大再生產的體系之內。在生產環節,要重點解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問題。在交換領域,需要統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源,發揮國際國內市場的協同作用。在收入分配領域,要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進共同富裕。在消費領域,要促進消費轉型升級和不斷形成新消費力。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