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湖北1月28日電(記者 江發權 通訊員 王亦卓)1月15日至21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經E緯武”實踐支隊赴武漢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圍繞“AI+社會治理”主題,重點聚焦車路協同領域及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的結合。
聚焦車路協同:武漢實踐意義深遠
武漢作為中國中部的交通樞紐,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為其智慧城市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車路協同技術,通過融合車聯網、智能路側設備與人工智能,推動了交通治理模式革新。這一技術有效緩解日益嚴重的交通壓力,還推動了低碳綠色交通發展,成為智慧交通領域的重要突破口。
在產業與技術層面,車路協同推動了傳統交通產業升級,催生了新興產業的崛起。武漢的技術實踐為全國智能交通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為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市場空間。
多維度調研:從政府到基層的全面探討
在為期七天的社會實踐中,“經E緯武”支隊從政府、高校、企業及基層等多個維度開展調研,全面了解車路協同技術的產業應用與技術進展。
支隊與多家政府部門、高校和企業進行了深入交流訪談,涵蓋車路協同技術的最新研發、產業化推進以及社會層面的反饋。支隊通過與基層的直接互動,包括街頭調研與座談,深入了解了車路協同技術對普通市民、駕駛員以及各產業的實際影響。
產業與技術:推動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
調研中發現,車路協同技術的普及有助于緩解交通壓力,也為多個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智能網聯技術推動汽車制造升級,華礪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網聯領域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智能汽車計算芯片研發、及相關解決方案的落地應用。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智能交通技術研究與應用上作出積極貢獻,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技術企業提供創新的基礎設施和政策支持,推動智能交通技術產業化進程。
企業和機構的合作促進了智能交通產業發展,還帶動了汽車制造、通信技術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協同增長。
產學研融合:加強協同推動技術落地
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支隊深入了解了武漢本地產學研合作的具體情況。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與企業的合作,如激光雷達項目,通過企業需求推動技術研發和實際裝備轉化,正是產學研融合的重要體現。相關技術通過企業轉化為實際裝備,與華為等公司合作收集道路信息,推動技術在交通領域的實際應用。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政府和高校需緊密結合,共同推動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技術的發展。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與社會穩定,企業通過市場需求推動技術快速發展,高校在技術研究和創新方面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
展望未來:以武漢經驗推動全國智慧治理
此次社會實踐加深了支隊成員對AI技術在社會治理領域應用的理解,也為智能交通建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考。團隊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對車路協同技術的研究,結合不同地區的產業特點與經濟需求,探索更具普適性的解決方案。
車路協同技術,相較于單車智能,具備更強的系統性與協同效應,可有效提升整體交通效率與安全性,尤其在我國當前快速發展的智能交通與城市治理背景下,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它是推動智能交通產業創新的關鍵技術,也是實現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經E緯武”支隊通過此次武漢實踐,為智慧城市建設注入了新的思路,也彰顯了高校學子在推動科技服務社會與產業發展的責任與擔當。(圖源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經E緯武”實踐支隊)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