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河南機電職業學院第八屆汽車文化節開幕,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公司、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鄭州分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等50家合作企業代表參會。校企雙方通過這一平臺,再次加強交流與合作。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產品出口和企業海外布局也在不斷加速,河南機電職業學院發揮專業優勢,攜手相關企業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共育海內外新能源汽車產業緊缺人才,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助力“職教出海”。
背景
為何出海:培養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化緊缺技術技能人才是時代之需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眾多新能源汽車民族企業加快全球產業國際化進程,如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新能源車企已陸續在泰國、俄羅斯、卡塔爾、哈薩克斯坦、匈牙利、土耳其、巴西等國家建立海外工廠。隨之而來的,是企業對于具備國際視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高精尖技術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長。為助推海外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培養精通技術、工藝、跨國語言、文化等海外工廠技術、管理復合型人才,是我國職業教育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化緊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現實需求。
河南機電職業學院通過與比亞迪、宇通等龍頭企業深度合作,共建比亞迪現場工程師學院、宇通汽車產業學院,實施“項目+人才雙交付”育人模式,通過“借船看海”了解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及標準,通過“隨船出海”,與比亞迪、泰國東方技術學院三方共建“河南機電職業學院比亞迪泰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學院”,探索海外產業學院辦學模式。在“隨船出海”實踐探索基礎上,不斷總結海外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體系,培訓師資隊伍,建設海外分校,實現“造船闖海”,持續推廣國際化人才培養新模式。
路徑
以何出海:“四基于”構建完備的“職教出海”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海外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構建“三主體三階段”海外人才培養模式。河南機電職業學院以比亞迪現場工程師學院、宇通汽車產業學院為基礎,學校、企業、海外工廠三方,共同完成三個階段的人才培養。
第一階段:第一學年,學生在校內完成基礎理論、基礎技能和基本素養的學習,對汽車專業有初步認識,并具備從事新能源汽車行業生產的技能能力和素養,為進入線場課堂和生產崗位奠定基礎。
第二階段:第二學年,學生通過跟隨企業生產項目開展崗位實踐和技能訓練,熟悉企業各崗位概況,崗位技能不斷提升,為制定個人職業規劃奠定基礎。
第三階段:第三學年,通過企業、學生的雙向選擇,有意愿且優秀的學生進入海外人才庫,開展定向培養,根據對應海外國家特點,開展海外基地本土知識的學習,為順利開展海外本土業務奠定堅實基礎。
基于崗位人才素質、能力需求和海外工廠本土文化特點,學校構建了“1+N”育人課程體系。
“1+N”育人課程體系中的“1”,指的是1個新能源汽車技術技能人才基礎性、通識性、支撐性的課程資源包,包括通識工程素養課,通識技術方法課,通識工程項目課等;“N”指的是基于不同國家、不同崗位的海外人才培養的差異化,設置N個海外定向崗位人才課程包,其內容包含海外崗位技術方法課,定向工程項目課,本土文化、語言、法律法規課等。“1”是人才培養的基礎,是課程體系的核心;“N”是人才培養的專業強化,是課程體系的個性化、差異化。
學校通過對比亞迪、宇通等企業技術技能類崗位人才需求的分析,聚焦技術類、品質類、工藝類、管理類等相關崗位,遴選電氣技術員、工藝技術員、總裝工藝員、裝配鉗工班組長等典型崗位,依據其崗位職責、崗位技能要求,建設新能源汽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課程庫,構建培訓培養課程體系。
為確保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有效實施,校企共建師資團隊,開發以企業真實工程項目為載體的培養培訓一體化教材,并依據不同國家需求,進行教材外文翻譯。通過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和搭建知識圖譜,實現中外資源共享,人才共育。目前,學校已與比亞迪開發了37門項目教材,與宇通開發了24本項目教材,部分教材被譯為泰語、越南語等多種語言,為企業實現海外高素質本土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提供課程、教材支撐。
基于三方共育海外人才,學校構建了“一中心三基地”育人教學運行模式。
為確保“三主體三階段”海外人才培養模式和“1+N”育人課程體系實施,學校、企業和海外工廠聯合打造海外人才培養中心,在學校、企業和海外工廠分別設置海外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教師、國內企業導師、海外企業導師,三方共育人才。學校基地主要承擔思想教育、專業基礎知識、崗前基礎技能等教學內容,主要由學校教師承擔;企業基地主要進行專業技能課程學習和崗位實踐,成立海外訂單班,實施海外崗位定向培養及實踐,主要由國內企業導師和校內教師共同承擔;海外人才培養基地通過遠程教學,進行海外定向崗位專業技能課程的雙語教學和海外本土文化、語言、法律法規等知識學習,主要由對應海外企業導師承擔。
基于國內外人才培養一致性,創建“三主體五維度”線場育人評價體系。
由于國內外人才需求標準存在差異,國際化人才需要熟悉本土文化、語言、法律法規的同時,掌握企業崗位技能、生產工藝、作業規范等。在海外人才培養成效評價過程中,需全面考慮各項能力。因此,比亞迪現場工程師學院創建“三主體五維度”線場育人評價體系,以確保海外人才培養成效的一致性。“三主體”即學校教師、國內企業導師、海外企業導師。三方聯合授課并實施培養過程評價,確保人才培養質量。“五維度”即職業素養、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國際化視野、本土文化。緊緊圍繞海外新能源汽車技術技能人才崗位能力和職業標準,通過工程項目貫穿,完成課程教學成效評價,實施“三主體五維度”評價模式。
成效
出海何為:學校、企業、教師、學生多方受益
學校、企業和海外工廠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培養標準對接用人標準,中國職教對接海外職教,河南機電職業學院蹚出了一條精準培養適合于企業海外產業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的新路子,取得了顯著成效。
職業教育影響度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化緊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受到上級部門和兄弟院校高度認可,近百所兄弟院校先后到校參觀交流,學校職業教育影響度快速提升。
企業滿意度明顯增強。比亞迪現場工程師學院、宇通汽車產業學院探索實踐“三主體三階段”海外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國內外人才培養的有效銜接,累計為企業培養海外技術技能人才1000余人,增強了職業教育的適應性,企業滿意度明顯增強。
教師國際化視野顯著提高。學院通過內培外引、專兼并進、企業實踐、海外業務培訓等,著重提升教師隊伍國際化教學水平。陸續選派25名骨干教師參加比亞迪海外人才培訓,有效提高了教師國際化視野和國際化教學水平。
國際化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升。學校通過中外聯合培養,在校在崗學生國際化文化課程明確了國際職業規劃,畢業前即達成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海外人才考核選拔,實現了“畢業即就業,就業即出海”的高質量就業成效。截至目前,學校累計有80余名學生通過海外人才培養,進入海外開展技術服務工作。(石琪 梁曉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sunnyarom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